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 四逆散加芎陈香,枳实易壳行气良; 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 柴胡(6克)陈皮(6克)川芎(4.5克)香附(4.5克)枳壳(4.5克)芍药(4.5克)炙甘草(1.5克) 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寒热往来。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 一、医院浙江瑞安用柴胡疏肝散治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胆囊炎肠易激综合征等 1、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病位在食管,属胃所主。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是其基本病机,情志不畅、肝郁犯胃是其发病关键,痰浊血瘀是病情发展的必然趋势,故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为其基本治法。 方以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 处方: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香附、郁金、川芎、清半夏、厚朴、茯苓、苏叶、生姜、旋覆花、吴茱萸、黄连、煅瓦楞子。 烧心明显加白及、蒲公英;痛甚加延胡索、川楝子;嗳气加沉香、降香。 2、胆汁反流性胃炎 男女老少皆可得胆汁反流性胃炎,但嗜好炯酒、饮食不洁者尤其多见,情志不舒、情绪波动为其常见诱因,肝脾失调、肝胃不和为其基本病机,故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为其基本治法。 方拟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味。 处方: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香附、郁金、川芎、延胡索、川楝子、清半夏、白术、山药、薏苡仁、煅瓦楞子。 烧灼感明显加白及、蒲公英;痛甚加佛手、玫瑰花;呕恶加草豆蔻、竹茹、陈皮;嗳气加沉香、降香。临床当辨明肝脾两脏失调之原因,如因肝强而横逆犯胃,治疗应以疏肝为主;如先因脾虚而肝木乘虚而克,治疗应考虑培土为主,脾土实即不易为肝木所克。如: 刘某,男,61岁,工人。年5月8日初诊。患者有胃痛病史近3年,1周前因心情抑郁,饮酒频多,渐感胃脘部灼热样胀痛,有时攻撑两胁及背,泛吐酸水,口干口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滑。胃镜检查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HP++。 证属:肝郁气滞,肝胃不和。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处方: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香附、川楝子、清半夏各10g,川芎、黄连、玫瑰花各6g,延胡索15g,煅瓦楞子30g。3剂。 5月11日二诊:胃脘部胀痛稍见好转,灼热感、攻撑痛、泛酸口苦如前,伴有胸闷烦躁、夜寐不安。遂加瓜蒌实、自及、合欢皮各15g,连翘心10g。再投10剂后脘痛灼热、泛酸口苦、胸闷心烦均已改善,夜寐转安,大便转调,而纳转差,苔白脉滑。故原方去瓜蒌实、黄连、煅瓦楞子、白及,加白术、茯苓、山药各12g,薏苡仁30g。续投10剂后纳增如前。因患者拒绝胃镜复查,故嘱上方续服10天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3、胆囊炎 中医学认为,胆囊炎是由于饮食不节、情怀不畅、肝胆气郁以致胆失通降而发病,以疏肝利胆止痛为法,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四金汤化裁。 处方:柴胡、白芍、枳实、甘草、香附、郁金、川芎、延胡索、川l楝子、菌陈、生鸡内金、广金钱草、过路黄、马蹄金、虎杖。湿热明显加龙胆草、大黄;瘀血加桃仁、丹参;阴虚加生地、麦冬、玄参。临床应注意的是急性月F{囊炎一般伴有中热,胆囊炎化脓时可有高热和寒战,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故应配合两医抗炎治疗。 如:蔡某,男,45岁,工人。年12月6日 浙江中医杂志年4月第44卷第4期 初诊。前一天晚餐因饮酒较多,于夜间12时许突发右上腹疼痛,阵发加剧,并向右肩胛区放射,恶心呕吐,腹胀矢气,伴见恶寒发热,舌质红、苔黄而腻,脉弦而紧。患者有慢性胆囊炎病史1年余。体检:T37.9℃,右上腹压痛,墨菲氏征阳性。血常规:WBC15×/L,中性粒细胞83%。B超示:胆囊增大,大小约8.0cm×3.3cm,胆囊壁毛糙。诊断为胆囊炎。 证属:肝胆郁热。 治法:疏肝清热、利胆止痛。 处方:柴胡、香附、郁金、生鸡内金、大黄、JII楝子各10g,自芍、枳实、延胡索、马蹄金各12g,茵陈、广金钱草、过路黄、虎杖、丹参各30g,川I芎、甘草各6g。4剂。 12月10日二诊:右上腹疼痛明显减轻,放射痛消失,恶心呕吐改善,微恶风寒,腹胀纳呆,大便微溏,舌质红、苔薄黄,脉弦。T37.2℃。原方去大黄,加厚朴89。6剂。 12月18日三诊:自诉已无明显不适。测体温正常,血常规复查正常。B超复查:胆囊大小约7.2cm×2.5cm,胆囊壁稍毛糙。原方加减续服近2个月。B超显示胆囊大小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4、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因胃肠功能紊乱而求医的患者常有情感方面的障碍,提示症状可能与情感、痛觉异常有关,而疏肝理气能明显改善情感和痛觉异常,疏肝的中药能明显缓解和改善症状,故基本方仍以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为主。药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香附、郁金、川芎、厚朴、延胡索、川楝子。一般便秘型合大柴胡汤加减,腹泻型用自拟柴郁诃子汤加减。如治吴某,女,21岁,学生。年2月14日初诊。反复腹胀腹痛近2年,痛即欲便,便质稀糊状,或见粘液便,日解3~4次,便后痛缓,精神紧张时发 二、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抑郁症 1、处方:柴胡15g,当归15g,川芎15g,白芍15g,香附15g,郁金30g,枳壳10g,夜交藤50g,炒酸枣仁30g,琥珀粉5g(冲服)。 心烦----加栀子 肝经热盛者----加龙胆草 上焦热盛者----加黄芩、黄连 痰热者----加胆南星、瓜蒌 痰湿盛者----加茯苓、半夏 痰蒙清窍者----加石菖蒲、远志(豁痰开窍、振心阳、益智慧、醒脑神) 肝风内动者----加天麻、珍珠母 气虚甚者----加黄芪 心气虚者----加柏子仁 阳虚甚者----加制巴戟天,肉桂 腹胀纳呆----加苍术、砂仁、莱服子 便秘者----加大黄。 2、用法: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3、方解 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总因郁怒、思虑、悲哀、忧愁七情之所伤,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 方中柴胡与枳壳升降调气,既能调理肝胆气机,又能调理脾胃气机;香附配合郁金,协助柴胡疏肝解郁;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气血冲和,万病不生。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能促进机体代谢,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配合理气解郁药物,可改善抑郁状态。白芍养血柔肝,防止理气太过劫伤肝阴;夜交藤养心阴,酸枣仁敛肝阴,琥珀粉安神。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化瘀安神之功。从临床观察来看,逍遥散加减治疗抑郁症,对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防止病情的发展以及变生他病有重要意义。其主治作用的发挥,正是针对致郁之病机,通过顺气为先,达到气得流通,郁于何有之目的 中医 三伏贴艾灸刮痧拔罐等特色疗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tz/3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燮枢汤的临床应用
- 下一篇文章: 脾为后天之本,你的脾脏处于什么状态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