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重要、道地药材、煎煮过程也不可忽略

中医药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验证,为中华儿女的繁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是它需要我们后辈传承下来并运用好。

名老专家的高明医术固然重要,而选购道地药材的质量把关和炮制、煎煮技术的考究也是重要的环节,倘若药材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煎煮工艺方法错误,患者不按时喝药、喝药的方法不对,则名老专家药方上的良心用苦也不过只是废纸一张,只有配合质量好的药材和良好的炮制、煎煮技术、按时喝药才能达到理想的综合疗效。

一、常规中药每剂煎煮2-3次

第1次:将药倒入砂锅、瓷锅或不锈钢容器内,加入净水,以筷子按之浸过药面2-4厘米即可。浸泡30-60分后煎煮。一般药物沸腾后再煎煮20-30分钟,将药液滤出即可。

第2次:加净水浸过药面2厘米左右,煎煮20分钟,滤出药液即可。

第3次:同第2次。

煎药量:儿童服用每剂一般煎至50-毫升,成人服用每剂一般煎至-毫升。或遵医嘱。

二、华雍堂中医馆特殊药物煎煮

1.先煎/久煎

有几付中药分成几份,每次煎煮时取出一份,先煎15分钟至2小时。

比如矿石、贝壳、角甲类药物,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易打碎先煎30分钟,如生石膏、寒水石、磁石、代赭石、牡蛎、龙骨、鳖甲、水牛角等。另外一些有毒药物,为降低毒性,宜先煎久煎1-2小时,如附子、乌头、商陆等。

2.后下

有几付中药分成几份,每次取一份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

后下主要为减少挥发油的损耗,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坏。如:薄荷、藿香、砂仁、檀香、青蒿等。另外钩藤、大黄为发挥某种功效时,也应后下。

3.包煎

有几付中药分成几份,每次煎煮时取出一份,用纱布包好,放到药里一起煎煮。

花粉类药物、细小种子类药物、药物细粉、附绒毛药物、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需要包煎,如蒲黄、葶苈子、青黛、车前子、旋覆花等。

4.烊化(溶化)

几付中药喝几次分成几份,取出一份,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可服用。

对于一些胶类或糖类,粘性大的药物,宜烊化冲服,如阿胶、鹿角胶、蜂蜜等。

5.另煎

有几付中药分成几份,每次煎煮时取出一份,先煎1-2小时,保留药液,再把药渣放到大包中药里一起煎煮,取汁,最后两种药液混合后服用。

一些贵重药材,避免浪费,采用另煎,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6.冲服

几付中药喝几次分成几份,每次服用时取出一份,用煮好的药液冲着服用。

如:三七粉、羚羊角粉、牛黄粉、麝香粉、芒硝等。

煎药用火一般先用武火(急火),后文火(慢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gx/1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