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滑动,送你一片明媚的春光

三四月份的校园

春雷惊醒了枝头的花苞

花开处处

远望去

朦胧若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诗很出名,很多人都喜欢引用。海子的这首诗就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甚至很多不知道全诗的人,遇到了这一句,就喜欢上了。

朦胧诗,是不能够用逻辑去解释的。面朝大海能够看到春暖花开的话,那一定是看到了海市蜃楼。但是朦胧诗的美,却又是可以用全身心去感受到的,感受到那种诗意的熨帖。也正因为这种熨帖,很多人接受了这种朦胧,喜欢上了这个句子。

一团团的粉

一簇簇的白

乱花渐欲迷人眼

那么,“诗意的熨帖”来自哪里呢?

枝头绽放出了春意

也绽放出了诗意

朦胧是可以解释的,就像心理的变化能够找到物质基础,能够找到规律一样。

大海的宽阔,让我们面朝大海,心胸也一下子随之打开,变得开阔起来。所有的郁结都升散开来,暖风吹来,就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仿佛像花儿一样绽放了。

春暖花开,是自己“开”了,而不是看到花开了。心理学上的“内模仿”“移情”等理论应该能够解释。面朝大海,心宽阔了,人也就像花一样舒展,整个人,辽阔而安详。

不经意间

就和春天撞了个满怀

花的特性,就是散开,就是舒展,就是绽放。以至于汉语中把很多具有散开特性的东西,都喜欢叫作“花”——爆米花、蛋花、水花、葱花、刨花、雨花、浪花、火花、烟花……

在中医中,这种花与升散的关系,不光是艺术的运用,而恰恰是切切实实作为指导用药的理论的。花类药物的特点,也是在人体中能够起到“散”的作用。

像是误闯了一片世外桃源

每一个枝头都有一个秘密

欲语还休

花,凝结了大自然“散”的特性,并把这种特性带到了人体之中。清·张秉成《本草便读》中说:“凡花皆散。”总结花类药物的功效,大致有发散解表、祛风除湿、芳香开窍、温中理气、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等等,可以看到大体上有个隐隐的主线,那就是“行散”。

安静的杏花啊李花啊

经不住春风春雨的絮絮叨叨

洋洋洒洒落了一地

比如白梅花,《本草纲目拾遗》谓其“开胃散郁,助清阳之气上升”;玫瑰花,《本草正义》谓其“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脾,流气活血,宜通窒滞……”;扁豆花,《本草便读》谓其“赤者入血分而宣瘀,白者入气分而行气”;合欢花,《神农本草经》谓其“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绿萼梅,《本草纲目拾遗》谓其“开胃散郁,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素馨花,可以舒肝解郁,行气止痛……

有个旋覆花却是另类,虽然是花,在人体中的作用却是降气的,于是《中药学》每次都要强调“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虽然其不“升散”,但依然不失“行散”的作用,《本经逢原》谓其:“开胃气,止呕逆,除噫气。”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眼前的一花一叶

和诗句里的韵味契合如此妥帖

看一看花类药物的这些功效,疏肝解郁,悦心安神,这不正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效果吗?为什么那诗句那么多人喜爱,因为它写的熨帖——和感受熨帖,和心灵熨帖。

中医,很早就运用了这种熨帖。

文字

李崇超

图片

王平刘悦高旋封淇

编辑

王康适

审核

王珏

南京中医药大学官方

听杏仁们讲述南中医的故事

投稿邮箱:nzyxmt

.







































初期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白癜风能不能彻底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tz/2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