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煎好一副中药
相信在两广地区生活的人们对“凉茶”不会陌生,感冒咳嗽来一杯,饮食积滞来一杯,大便不畅来一杯,跟卖凉茶的阿姨说说症状,现场几种凉茶相互调配一下,递过来,别说,还挺有效。 河东步行街口的凉茶铺应该伴随了不少人的成长,每次经过生意红红火火,阿姨们把挑选好的山草药一起放进大锅煮好,再分成一碗碗卖,现在看来还颇有年代气氛。 相对于凉茶来说,中药汤剂就严谨很多,是由有执业资质的中医师经过辨证论治开出来的药方,有一定治疗疾病的作用。中药汤剂常常有特殊的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那么,在家里怎么煎中药才能让药效更好的发挥出来呢? 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剂型,它适应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其中药物可随证加减。 清代徐灵胎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中药煎煮的方法影响着药效。 煎煮工具选择 容器材质:常见煎煮容器材质主要有陶器(瓦罐、砂锅)、瓷器、不锈钢容器、玻璃容器等。 但金属制成的容器,化学性质很不稳定,药材中含的多酚类物质极易与其发生氧化,使药液变色或产生异味。故铜、铁、铝质等金属容器均不宜作煎煮容器。 陶器因其具有传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等优点,常选用。 容器容量:煎药的时候应该根据药物的数量、大小等选择容器的体积,比如花类、叶类的中药应该选择较大的容器,根茎类、矿物类、介壳类的中药应选用小的容器。 溶媒选择 溶媒选择:水是煎煮中药时最为常用的溶媒。 古人对水的种类很讲究,比如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雨水宜煎发散及补中益气药;腊雪宜煎伤寒火暍之药;井泉水宜煎一切痰火气血之药。《伤寒论》中还多次提及用酒、苦酒、白蜜等多种作为溶媒。 然而在现代社会,难以找寻这些复杂种类的溶媒,煎药时可选用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等。 浸泡 药物浸泡:有些朋友担心中药饮片脏,在浸泡之前清洗一下药材,其实并不需要清洗药材,因药材中有些药味以粉末状态存在,水洗将造成粉末部分或整个流失而影响疗效。 一般将饮片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再煎煮。不必用沸水浸泡。 饮片如未经预浸而直接煎煮,水分不能马上进入饮片内部,不利于药效成分的煎出。预浸可慢慢湿润药材,使其充分膨胀,让药效成分易于煎出,以提高煎出度。 煎药 煎煮水量:水应浸过药材面2-3cm为佳,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煎煮火候:不应直接用沸水煎药。一般先用武火(大火)煮沸,再用文火(小火)慢慢熬制。 煎煮时间:一般20—25分钟。 对质地轻、升散、解表类的药,如花、叶等,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10分钟。对质地重、沉降、滋补类药,如根、矿物质等,用大火煮沸后,小火慢熬约5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液体中。 特殊煎煮方法 先煎:一些质地坚硬的贝壳、矿石类药材,如牡蛎、石膏、龙骨等,先煎20-30分钟,水牛角则要先煎2小时,剧毒药如生半夏、生南星及草乌、生川乌、生附子应先煎2小时以上。 后下:一般含挥发性或热稳定性差的成分的中药如薄荷、砂仁、白豆蔻、沉香等,临出锅前5-10分钟将其放入。 包煎:煎药时使用纱布包,把一些细小、有绒毛的饮片如车前子、葶苈子、海金沙、蒲黄、旋覆花等包好再煎。 冲服:贵重、数量少挥发性强的药物,如珍珠和三七,只要将药物研成细末,冲服即可。 另煎:贵重药物如人参、鹿茸等,为了减少损失,应另煎煮。 如何服药 煎好的药液最好立即滤出,趁温热时服用。当天煎制,最好当天用完。若喝不完的中药,应及时放冰箱冷藏,并尽快服用完毕。 小儿常常不配合服用中药,胃容量较小,可适当减少服用中药的量,一日约服用-ml左右,少量频服,适当鼓励,觉得药苦,可以适当加入冰糖、白糖调味(最好不用蜜糖)。煎好多出来的中药切勿因为觉得浪费而让小儿全部服下。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马红,浅谈中药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内蒙古中医药,(9):80-81 2.卢芳国,张世鹰等,中药煎煮的容器、溶媒、时间、火候因素,,中医杂志,.1.57(1):78-80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tz/2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煎好一副中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