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化痰祛瘀方的古今研究
医院订阅哦! 古今医家创立很多痰瘀同治方剂,这些方剂如今仍在疑难杂症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代医家创方痰瘀互阻是胸痹的重要病因,《症因脉治》言:“胸痹之因,痰瘀血滞。”《古今医鉴》谓心痹“素有顽痰血”,说明胸痹心痛由痰瘀所致。《金匮要略》治胸痹心痛用瓜蒌薤白半夏白酒汤,即痰瘀同治的体现。清·曹仁伯在《继志堂医案》中选用全瓜蒌、薤白、旋覆花、桃仁、红花、瓦楞子合二陈汤。柳宝诒按语评点:“方法周到,不蔓不支,拟加参三七磨冲”,皆为祛痰化瘀治胸痹之典范。 治痰热血壅蕴成肺痈之千金苇茎汤,亦为痰瘀同治之典型方例。方中苇茎清肺泄热、逐瘀排脓之功,却很全面而确凿。 中风手足不仁,久致经络中有湿痰死血,见腿臂痛、经络及肢体挛痛,屈伸不利,或游走疼痛,选用温经宣痹,祛风除湿,祛痰逐瘀最妥之大活络丹。方中,川乌、草乌温经活络:南星燥痰活络,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陈酒引各药直达病所,尤显痰瘀同治之效。 噎膈、积聚等内科杂症,究因不外气郁痰阻,瘀结交杂,更需行气化瘀,活血通络,痰瘀同治。如辨治噎膈选启膈散和通幽汤,前者开郁、润燥、化瘀为功,主痰气交阻者:后者重在滋阴养血,破结行瘀,主瘀血内结者。两方均痰瘀同治,仅侧重略异。 现代医家自拟方近代魏长春老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验方“三子贞元饮”。方中三子、地骷髅、甘草止咳化痰:当归、熟地养血活血,乃成痰瘀并治之剂。第2期《中医杂志》介绍的庄时俊老大夫的化瘀止痛散,是他多年用以治疗跌打损伤的外治效方。此方除用化瘀止痛之品外,另加杏仁、白芥子治痰之品。用之临床,不但外敷有效,内服亦有显效。而且明显地减少了外伤后遗症。 胡氏祛痰活血汤(胆星、半夏、竺黄、三七粉、丹参、赤芍、川芍、泽兰、郁金等)为基本方,并根据痰浊与血瘀的偏重酌情加减。李氏等以温通心阳,理痰化瘀之法,用瓜篓薤白桂枝汤加味(全瓜蒌30g、薤白lOg、桂枝lOg、半夏10g、丹参15g、郁金15g、云苓15g、红花6g)治疗心阳亏虚、痰瘀同病型冠心病。若心阳虚衰,可加制附子、人参;肾阳衰竭,不能制水水气凌心者,可合真武汤。医院以痰瘀同治为法,拟治肿瘤内服方,用象贝母、夏枯草、冬瓜仁、瓦楞子化痰:三七、三棱、莪术、当归、红花、桃仁、血竭祛瘀通络散结,探索着应用中草药攻克肿瘤的途径。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tz/21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煎好一副中药
- 下一篇文章: 入冬后每天泡它喝,横扫体内10年湿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