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煎中药才能发挥最大功效照这样来,
本期嘉宾: 市中西医皮肤科医师李嫦嫦 12 李嫦嫦皮肤科 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温州市重点学科(皮肤科)成员,陈志伟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医院进修半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黄褐斑、激素依赖性皮炎等。 如今,随着中医药的普及,中医治疗作为对抗皮肤病的有效“武器”倍受青睐。其中,中药汤剂是中医疗疾的最传统的方法之一,能够充分适应病情的需要,具有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等特点。然而,许多人一提到自己煎药,都是一脸懵圈。 市中西医皮肤科医师李嫦嫦表示,其实,煎药也是一门大学问,好药材如果没有正确的煎煮方法,药效会降低甚至失效。 煎煮中药,按下面的方式来 准没错! 首先要有一口好锅! 在煎药时尽量使用陶器、砂锅、不锈钢等器具,忌用铁器、铜锅、铝锅、铅或有害塑料制品,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煎前需浸泡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中草药浸泡时间30分钟;解表药浸泡20分钟;补益药的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用水 水量: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 水温:一煎须用凉饮用水浸泡,二煎可用热水。 煎煮方法 煎药次数 李嫦嫦医师表示,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煎药火候 先武火再文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武火就是强火。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煎药时间 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第一煎20分钟,第二煎30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需要单独煎,第一煎40-60分钟,第二煎30分钟左右;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第一煎6-15分钟,第二煎5-10分钟。 留取药液量 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特殊药的煎煮 先煎药: 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 后下药: 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 包煎药: 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还有一些特殊煎法,如薄荷等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不宜煎煮时间过长,需后下,一般在其他群药文火煎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同煎5—10分钟即可。车前子、葶苈子、旋覆花、海金砂、蒲黄等都宜包煎。 冲服: 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又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 烊化服: 烊化是指将胶类药物放入水中或加入少许黄酒蒸化或已煎好的药液中溶化,再倒入已煎好的药液中和匀内服。烊化可不使胶类药物黏附于其他药物或药罐上,影响其它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胶也会受一定损失,容易烧焦。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另炖: 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李嫦嫦医师提醒,煎煮中药应一切以医嘱为准,千万不能自己乱煎。在煎药之前,最好仔细阅读煎药说明或者问清楚医生、药师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煎法,才能保证不影响药效。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kl/4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100种全草类中药处方别名及功
- 下一篇文章: 藏獒微视河北木獒坊打造最强雪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