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久咳不愈因在三焦
[注]:金沸草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旋覆花(去梗)、麻黄(去节)、前胡(去芦),各三两。荆芥穗四两,甘草(炒)、半夏(汤洗七次.姜汁浸)、赤芍药,各一两。治风化痰,除头目昏痛,颈项强急,往来寒热,肢体烦疼,胸膈满闷,痰涎不利,咳嗽喘满,涕唾稠黏,及治时行寒疫,壮热恶风。 有一位女患者,33岁,咳嗽痰多。已服过抗菌消炎、祛痰止咳及抗过敏西药,均无效。江老的一位学生接诊,门诊病历上写道:“呛咳频作,痰黏难咳,舌脉无明显异常,胸片也正常,唯纳差,大便偏干。金沸草散加炒莱菔子。”先服3剂,咳嗽稍减,但时而呕恶;继服3剂,似效非效,呕恶加重。改用止嗽散加减5剂,呛咳稍减,迁延20余天。 江老说,本案理、法、方、药均无误,唯病人宿患慢性浅表性胃炎,平时就有轻微脘痞、呕恶,而旋覆花的药味苦涩难咽,致服后呕恶加重。改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g、黄芩6g、法半夏10g、炙甘草3g、五味子6g、干姜6g。 大家看看,小柴胡汤的这种加减法,完全是原汁原味的,因为小柴胡汤方后注写的就是“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患者服完3剂,咳嗽大减,未呕恶;又服3剂,完全不咳了。 为什么小柴胡汤可以治疗久咳呢? 江老在高徒班专门讲过这个问题。他说,小柴胡汤治疗的久咳,属于外感咳嗽,且迁延不愈;病机是外寒内热,三焦郁火弥漫肺与胃的“三焦咳”。 《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而咳嗽的总病机是“聚于胃,关于肺”。为什么呢?脾胃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特别是三焦咳,肺胃症征更加明显。《素问,咳论》说:“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所以治疗三焦咳,必须在肺胃上求治法。 江老说,民国名医唐宗海深刻了解三焦咳的病因病机,宣称:“兹有一方,可以统治肺胃者,则莫如小柴胡汤……盖小柴胡能通水津,散郁火,升清降浊,左宜右有,加减合法,则曲尽其妙。”唐宗海的这些话,载于他的名著《血证论》一书之中。 江老又说,柴胡这味中药,本身就有止咳作用。例如,《名医别录》说柴胡“主痰热结实,胸中邪逆”;《大明本草》说柴胡“主清痰止嗽,润心肺”;《全国中草药汇编》说柴胡“有较强的镇咳作用”。 江老总结说,小柴胡汤似乎可以作为治疗三焦久咳不愈的通剂来使用。 通过此例,让人由衷感慨中医辨证之妙、经方之神,叹为观止!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kl/1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施今墨胃肠病证治心得
- 下一篇文章: 国医路志正教你,辨治祛湿十二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