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丨药师考点速记真经
点击标题下蓝字「好学教育医学」可快速
2.胶剂的种类:(1)皮胶类:(2)骨胶类:(3)甲胶类:(4)角胶类: 3.辅料:(1)冰糖:增加透明度和硬度,矫味(2)油类:降低黏度,便于切胶,消泡(3)酒类:矫味矫臭,消泡(4)明矾:沉淀泥沙杂质,增加胶剂的透明度。 考点2 膜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供口服或黏膜用。 膜剂的特点:①生产工艺简单,易于自动化和无菌生产;②药物含量准确、质量稳定;③使用方便,适于多种给药途径;④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⑤制成多层膜剂可避免配伍禁忌;⑥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运输和贮存。 但膜剂不适用于药物剂量较大的制剂。 膜剂成膜材料:聚乙烯醇、丙烯酸树脂类、纤维素类及其他天然高分子材料。 最常用的是聚乙烯醇(PVA),其性质主要由聚合度和醇解度来决定。聚合度越大,水溶性越差。PVA05-88和PVA17-88的醇解度均在88%。 考点3 涂膜剂系指原料药溶解或分散于含成膜材料溶剂中,涂搽患处后形成薄膜的外用液体制剂。 特点:涂膜剂用时涂布于患处,有机溶剂迅速挥发,形成薄膜保护患处,并缓慢释放药物起治疗作用。涂膜剂一般用于无渗出液的损害性皮肤病等。涂膜剂应避光、密闭贮存,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 涂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缩甲乙醛等。 涂膜剂常用的溶剂为乙醇等。 考点4 其他传统剂型 1.锭剂: 2.灸剂:系指将艾叶捣、碾成绒状,或另加其他药料捻制成卷烟状或其他形状,供熏灼穴位或其他患部的外用制剂。 3.线剂:系指将丝线或棉线,置药液中先浸后煮,经干燥制成的一种外用制剂。 4.熨剂:系指饮片细粉或饮片提取液与经煅制的铁砂混合制成的外用制剂。 5.糕剂:指饮片细粉与米粉、蔗糖等蒸制成的块状制剂。 6.丹剂:系指汞以及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汞的无机化合物。丹剂毒性较大,不可内服,仅供外用。 7.条剂:系指用桑皮纸粘药膏后搓捻成细条,或用桑皮纸搓捻成条,粘一层面糊,再粘药粉而制成的外用制剂,又称纸捻。含毒性药物或腐蚀性药物。 8.钉剂:系指饮片细粉加糯米混匀后加水加热制成软材,分剂量,搓成细长而两端尖锐(或锥形)的外用固体制剂。含毒性药物或腐蚀性药物。 9.棒剂:系指将药物制成小棒状的外用制剂。多用于眼科。 3、《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特殊的单味药 半夏 为治湿痰、寒痰、呕吐之要药 旋覆花 为治肺胃气逆之要药 川贝母 为肺热燥咳及虚劳咳嗽之要药 竹茹 为治痰热咳嗽及胆火挟痰之良药,治胃热呕吐之要药 竹沥 既为治痰热咳喘、胶结难出之要药 天竺黄 为治痰热惊痫与中风痰壅之要药 海浮石 为治痰热咳喘之要药 百部 为治新久咳嗽之要药,最宜痨嗽及百日咳 朱砂 为治心火亢盛诸证之要药 酸枣仁 为治阴血亏虚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之要药 石决明 为治肝阳上亢及肝热目疾之要药 人参 为补气强身之要药 山药 为治肾虚不固之要药 杜仲 既为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又为治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 续断 为内科补肝肾、妇科止崩漏、伤科疗折伤之要药 巴戟天 为治肾阳虚衰或兼风湿之要药 冬虫夏草 为治肺肾亏虚之要药 当归 既为妇科调经之要药,又为内科补血之佳品,还为外、伤科消肿疗伤所常用 熟地黄 为治血虚精亏或阴液不足之要药 阿胶 为治血虚、阴虚诸证之要药 桑螵蛸 为治肾阳亏虚、精滑不固之要药 常山 为治胸中痰饮所常用,治疟疾寒热之要药 土荆皮 为治癣痒之要药 升药 为治疮疡溃烂、腐肉不去之要药 成药必考点 1、活血化瘀剂 (1)复方丹参片气滞血瘀 (2)、逐瘀通脉胶囊 破血逐瘀,通经活络。2、活血行气剂 (1)血府逐瘀口服液(胶囊) 炒桃仁、红花、地黄、川芎、赤芍、当归、牛膝、柴胡、桔梗、麸炒枳壳、甘草。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气滞血瘀 (2)九气拈痛丸 理气,活血,止痛 3、益气活血剂 (1)麝香保心丸 芳香温通,益气强心。不宜与洋地黄类药物同用。心绞痛持续发作,服药后不能缓解时应加用硝酸甘油等药物。 (2)消栓胶囊(口服液) 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地龙。 补气活血通络 (3)通心络胶囊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4、益气养阴活血剂 (1)稳心颗粒 气阴两虚、心脉瘀阻 4、《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1、心(常见症状: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证型 临床表现 共同症状 不同症状 心气虚 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兼见面色白、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脉虚 辨证要点:心脏及全身功能活动衰弱 心阳虚 兼见形寒肢冷、心胸憋闷、面色苍白,舌淡或紫暗、脉细弱或结代 辩证要点:在心气虚证基础上出现虚寒症状 心血虚 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 兼见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 辨证要点:心的常见症状与血虚证并见 心阴虚 兼见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辩证要点:心的常见症状与阴虚证并见 心血瘀阻 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并常引臂内侧疼痛,尤以左臂痛厥为多见,一般痛势较剧,时作时止,重者并有面、唇、指甲青紫,四肢逆冷,舌质暗红或见紫色斑点,苔少、脉微细或涩 辨证要点:胸部憋闷疼痛,痛引肩背 心火亢盛 心中烦热、急躁失眠、口舌糜烂疼痛、口渴、舌红、脉数,甚则发生吐血、衄血 辨证要点:心、舌脉出现实火内炽症状 2、肺(常见症状:咳嗽、气喘、咳痰等) 证型 临床表现 肺气虚 咳喘无力,气短懒言,声音低微,或语言断续无力,稍一用力则气吁而喘,周身乏力,自汗出,面色白,舌质淡嫩,脉虚弱等 辨证要点: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和全身功能活动减弱 肺阴虚 咳嗽较重,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并有咽喉干痒,或声音嘶哑,身体消痩,舌红少津,脉细无力。阴虚火旺还可见咳痰带血,干渴思饮,午后发热,盗汗,两颧发红,舌质红,脉细数。 辨证要点:肺病常见症状的基础上伴见阴虚内热 风寒犯肺 咳嗽或气喘,咯痰稀薄,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常伴有鼻流清涕,或发热恶寒,头痛身酸楚。舌苔薄白,脉浮或弦紧 辨证要点:咳嗽兼见风寒表证 风热犯肺 咳嗽,咯黄稠痰,不易咳出,甚则咳吐脓血臭痰,一般还伴咽喉疼痛,鼻流浊涕,口干欲饮等,苔薄黄,脉浮数。病重者可见气喘鼻煽,烦躁不安。 辨证要点:咳嗽兼见风热表证 证型 临床表现 燥邪袭肺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难出,鼻燥咽干,舌尖红,苔薄白少津,脉浮细而数。并常伴有胸痛,或发热头痛,身酸楚等症状 辨证要点:肺常见症状并见干燥少津 痰浊阻肺 咳嗽,痰量多,色白而黏,易出,或见气喘,胸满,呕恶等症。舌苔白腻,脉滑 辨证要点:咳嗽痰多质黏、色白易咯 3、脾(常见症状:腹胀腹痛腹泻、便溏、浮肿、出血) 证型 临床表现 脾气虚 脾不健运 食纳减少,食后作胀,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大便溏泻,时息时发。并伴有身倦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质淡嫩,苔白,脉缓弱。 辨证要点:运化功能减退并见气虚证 脾虚下陷 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慢性腹泻,并见食纳减少,食后作胀,少腹下坠,体倦少气,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虚。 辨证要点:脾气虚并见内脏下垂 脾不统血 面色苍白或萎黄,饮食减少,倦怠无力,气短,肌衄,便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舌质淡,脉细弱。 辨证要点:脾气虚并见出血 脾阳虚 临床表现:在脾失健运症状的基础上,同时出现腹中冷痛,腹满时减,得温则舒,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气怯形寒。妇女则见白带清稀,小腹下坠,腰酸沉等症。脉沉迟而舌淡苔白。 辨证要点:脾运失健伴有寒象 寒湿困脾 脘腹胀满,头身困重,食纳减少,泛恶欲吐,口不渴,便溏稀薄,小便不利,妇女带下。舌苔白腻或厚,脉迟缓而濡。 辨证要点:脾的运化功能障碍又有寒湿中遏 脾胃湿热 面目皮肤发黄,鲜明如橘色,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厌恶油腻,恶心呕吐,体倦身重,发热,口苦,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濡数 辨证要点:脾的运化功能障碍和湿热内阻 5、《西药学专业知识一》第9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第1节药动学的概念、参数及临床意义 二、药动学参数 1.速率常数 速率常数越大,表明其体内过程速度越快。速率常数的单位是时间的倒数,如min-l或h-1。 2.生物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常以t1/2表示,单位取“时间”。 3.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用“V”表示。 V=X/C (从临床角度考虑,分布容积大提示分布广或者组织摄取量多。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小;亲脂性药物在血液中浓较低,表观分布容积通常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体积。肥胖者脂肪多,亲脂性药物在其中分布亦多,血药浓度降低,V值增大。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在白蛋白血症患者的血中药物浓度升高,则V值减少。但要注意的是,在多数情况下表观分布容积不涉及真正的容积,因而是“表观”的。) 4.清除率 清除率是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清除率常用“Cl”表示。 Cl=kV 第2节-第6节 一、单剂量给药 1.静脉注射 2.静脉滴注 3.血管外给药(口服、肌内、皮下) 二、多剂量给药 1.静脉注射 随着多次给药,体内药量不断增加,同时消除也相应加快,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2.血管外给药 6、《西药学专业知识二》减鼻充血药 (1)机制:激动α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减少鼻腔粘膜容积,缓解鼻塞症状 (2)代表药物:盐酸麻黄碱(作用缓和持久)、盐酸羟甲唑啉(作用较快)和赛洛唑啉 (3)用药注意 ①不宜长期使用,可致药物性鼻炎,反跳性的鼻充血加重 ②可能导致高血压,需要警惕 7、《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MTH具体治疗方案 单纯孕激素、单纯雌激素、雌孕激素序贯、雌孕激素连续联合 ↓↓↓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tz/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本草笔记乡野所见
- 下一篇文章: 寒食节今天必吃的冷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