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观察过自己的舌苔吗?舌苔代表什么呢?你的舌苔正常了吗?不同的舌苔代表什么呢?如何让自己的舌苔恢复正常呢?太多的问题需要解答,今天主要谈一下这个季节常见的几种舌苔所反映的征象。有感于最近的临证,联系到清代名医叶天士《温热论》中关于舌诊的论述,对舌苔反应的疾病谱作以下简要介绍!

正常与异常舌苔对比

中医是如何看病的呢?有人回答是把脉,影视作品中的名医往往就是什么都不用病人说,就能知道一切。因此,临证中经常遇见,病人过来让给号脉的,问他啥情况?一句也不说,丢来一句,一号脉不就啥都知道了!事实真的如此吗?暂不做解答。

?

大家都知道,中医看病的主要手段是望、闻、问、切,就像是今天一个病人过来,问了一大堆,病也诊断完了,病人说我说的非常对,对我也非常的佩服。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啥方子里加藿香和旋覆花呢?还有鸡内金,我告诉她,他有很大的口臭,试问,把脉能把出来吗?能有直接闻道味道更具体吗?显然,闻诊在气味异常方面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是卖鱼的,你还用问他是不是卖鱼的吗?再有,一个女同志,流产若干次,你能从脉号出来几次吗?最经典的莫过于,有人豪言能够号出男女来!且不说,到底准确性可信与否,实际产生的价值又在哪里呢?一个B超就能解决的事情,何必去在脉象上死磕呢!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疾病谱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样,中医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和其他学科一样,吸收着社会中现代的、流行的、发达的因素来充实自己的理论,创新理论,目的就在于指导实践,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如现在的网络会诊、互联网平台看病、快递发药、中药颗粒剂等等,都是中医学与现代流行因素的结合。试想,如果还像以前一样写信告知病情后再处方,来回几天,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慢性病尚可,急性病(急性发热、急性痢疾之类!)肯定是要耽误了!

?

笔者读书期间,听闻温病大家赵绍琴说到其祖上给皇亲贵胄看病,都是一付一付的开药,有时候,病情变化太快了,快到你有种追不上的感觉。是啊!临证以来,确实如此,如小儿感冒开始就是流清涕,中午可能就咳嗽了,晚上又发起了高烧,第二天大便秘结,进一步就可能会神昏、谵语,治疗不及时或者误治、失治的话,甚至会死亡。疾病传变之快,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没有对疾病发展与转归有个清晰的认识,怕是很难应付的了的,也就是现在为什么中医少,中医儿科医生更少的原因,因为医学真的好难啊!

啥时候是个头?

临证以来,可以说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方才真切的体会到,师父之教诲——行医者,当常怀敬畏之心。因为,你面对的是人,是一条生命,一步也不能错。

?

舌苔,生理上就是胃气蒸腾胃阴上承于舌面的一种象(可以理解为胃里面的气顺着食管上来,熏蒸舌面形成的一种东西),正常情况下,就是淡红舌,薄白苔。朋友们,可以拿镜子照一下自己的舌苔,是不是薄薄的一层白苔呢!怕不少人都会发现,自己的舌苔很厚、很腻(就像是上面抹了一层浆糊或者是腻子粉一样),根本就看不见舌质,每天早上还要用牙刷专门刮苔才行。有的还出现了不同的颜色,如叶天士所讲的白、黄、灰、黑等苔象。

?

方向性的诊断就是,白是寒象,黄是热象,灰黑可能有热,也可能是寒导致,区分关键就在于其他诊断得到的症状。因此才有了四诊合参,将所有的症状都收集到一起,就像是警察破案,证据掌握越全面,就越容易还原事件发生的场景,这些散在的点,一但聚集起来,就成了一幅立体的象,可见古人是多么的智慧与睿智。

?

分享2例患者服药后舌象变化。

病例1:

服药一天半,舌象变化

病例2:

服药五天后,舌象变化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tp/11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