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中医药博物馆张江学区大中小学思
从百草园 到中医药博物馆 张江学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 一体化展示之“小小解说员”活动 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了一探这把“钥匙”究竟长什么样,在“双减”后的社团活动日,二中心小学的“小小解说员”来到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开展了多姿多彩的研学实践活动。 杨老师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承担着培养大众中医药兴趣,传授中医药知识的教育职责。今天,我们先一起走进我们张江科学城里的百草园,来感受下博大的中医药文化吧。 张老师 同学们看,这就是花香弥漫,本草芬芳的百草园。百草园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收藏有近余种草药:枸杞,鸡冠花,旋覆花等,也是我们张江地区以中草药种植为特色的公共绿地呢。 百草园 星星 早就听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介绍过神奇的百草园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呀! 宝宝 哈哈,是呀!“闻”起来也有别样的芳香呢!我们赶紧加快步伐再去看看中医药博物馆有什么神奇之处吧。 星星 哇,好大的“精、气、神”三个字呀! 宝宝 是啊,仔细看,这面墙上还有许多小字呢,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杨老师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大家看,如今这藏品众多的中医药博物馆,很难想象当初博物馆是如何从无到有一点点发展起来的。 张老师 故事最初,要从百年前的两位务实求真的医界前辈讲起。时间回到年,这一年,伍连德与王吉民这两位有留学经历的西医为了“保存国粹,矫正外论”,伍连德与王吉民一起,历时16年广泛收集资料,于年出版英文版《中国医史》一书。著书期间,二人也陆续收集了一些中医医史文物,渐渐萌生了创办医史博物馆的想法。 星星 这偌大的中医药博物馆可真是经过前辈们不断努力和积累而成的呢!这些中医药文物知识介绍比起书上的图片和文字可直观多啦。 宝宝 是啊!在参观中医药大学之前,我们一直认为,中医是一群左手拿着《本草纲目》,右手给人把脉,然后再提笔疾书写下几行配方的老人呢。 中 医 药 星星 现在我们才知道,在遥远的过去,有这么一群极具探索精神的古人,他们做了大量的试验,积累着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思考着,摸索着,去努力地揭开我们自身和大自然之间的秘密。 宝宝 我想,这正是我们现代所提倡的科学精神吧!正巧,我们学校的“小小讲解员”也有许多中医药知识想和大家分享,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的采访吧。 小小讲解员:沈昭璇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星星 原来中医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呢! 宝宝 是啊,就像日常的眼保健操,做对穴位可是很重要的哦!看,又来了一对兄妹讲解员,我们也去听听吧。 小小讲解员:郑方昇、郑方好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星星 原来中医药有那么多门道呢!通过研究中心的进一步探索,让中医药走出国门,去造福全人类啦。 宝宝 真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文化自豪!咦?远处传来了悠扬的古乐声,下一位小小讲解员似乎正在打“五禽戏”呢,我们也去学一学吧! 小小讲解员:刘允乔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星星 原来中医这么博大精深,不但有中草药,还有模仿动物的强身功法呢。 宝宝 是呀,我边看边学也记住了几招,真是易学好用,创编者华佗真不愧为中华神医! 杨老师 通过三组“小小讲解员”的知识分享大家都收获颇丰,看来要多和“有趣”的人聊天,这样你就能更幸福。老师还发觉,有些同学们通过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对中医药也有了不同的体会,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呢。 星星 怪不得我们学校也有很多面和中医药知识有关的展墙呢,看来都是之前哥哥姐姐们和中医药的成长故事呀。 宝宝 你看,下面两位讲解员已经将场地转回我们二中心啦,我也很好奇,中医药结合项目化学习后会有怎样的体会呢? 小小讲解员:李龚慧玲、马菁沁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张老师 看来同学们通过项目化学习,还发现了中医药文化更为广博深厚的一面。同时,老师希望大家在接下去的实践活动中继续有所思,有所获,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星星宝宝 嗯嗯,原来中华文明如此绚丽多彩,我们都迫不及待进行下一次的实践活动了呢! 中医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从千年前走来,走进了张江科学城,走进了百草园和博物馆。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二中心也坚持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在“双减”后让学生“走”出去,把体验“留”下来,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汲取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以丰富的德育内涵,增强“立德树人”的时效性,引领同学“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新征程里勇敢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一起面向未来! -END- 撰稿:刘毅成 审稿:杨静 摄影:瞿秀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kl/11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速记方剂趣味方歌,让你的背诵不再痛苦
- 下一篇文章: 名老中医名医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