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69852.html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体育老师特别喜欢趁着自由活动要我们拔教学楼周围的野草。野草长势喜人,甚至比我们这些小朋友长得还高,大家一人薅一棵,在老师指挥下穿过铁栅栏的缝隙,爬下小土坡堆到河边,然后带着又黑又绿的小手继续听下一堂课。每次干活的时候我都在想,就叫野花、野草、野蔓子一点也不正式,它们有没有名字呢,于是现在我找到了官方的回答。

萝藦

萝藦(mó),也称芄(wán)蓝、羊婆奶、奶浆藤,全草可入药,果可治疗劳伤、虚弱、缺乳、腰腿疼痛、咳嗽等;根可治疔疮瘰疬、跌打损伤;茎叶治疗小儿疳积、疔肿;嫩果可以食用,味甜,有汁。

这种植物几乎到处都能见到,随便一棵树就可能缠满它的藤蔓,小时候大家都叫它老瓜瓢儿,还会趁着果子刚刚长出来的时候摘下来生吃,甜丝丝的带有植物独特的清香。等到秋天,它的果壳就会裂开,带着绒毛的种子会随风飞到下一个地方等待来年扎根生长。

红蓼

这种野花在山谷、路旁、田埂、河川两岸很常见,因为长得像狗尾巴,所以一直被称作狗尾花,但是它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叫做红蓼(liǎo),别名红草、东方蓼,游龙。说起“游龙”之名,《诗经·郑风·山有扶苏》有云:“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用来形容丈夫全无承担大事的形象。此外,红蓼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治疗水肿、蛇虫咬伤、跌打损伤,腹泻痢疾、风湿痹痛,但是主要以观赏为主。

水蓼

一种野花和红蓼很像,但是花朵颜色、大小和植株形态略有不同,称作水蓼,一般生长在湿润之地,也能适应干燥环境,所以生长红蓼的地方同样也可见水蓼。水蓼全草入药,具有解毒消肿、利尿、止痢的功效,古代还常被作为调味剂。

葎草

葎草的茎和叶柄上有细钩,很容易刮伤皮肤,它还有别称叫做勒草、葛葎草、五爪龙、拉拉秧(刺刺秧)。葎草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泻痢、热毒疮疡、皮肤瘙痒等,干品或鲜品煎汤内服、捣烂外敷或煎水熏洗。

旋覆花

小时候大人们都习惯称这种小黄花为“山菊花”,自从我学习了中药才知道原来这就是书中的旋覆花。“诸花皆升,旋覆独降”,旋覆花虽然向上生长,但是却有降气化痰、降逆止呃的功效,可以治疗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噫气、呕吐、胸胁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伤寒论》中的旋覆代赭汤,“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应用于胃虚痰气逆阻证。

一番查证再加上我对这些野草情有独钟,看来野草真是深藏不露啊。

真的只是野草吗,哪里有那么简单

[1]张浩东,马传福.萝藦药用成分与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97-99

[2]宋青,刘园,楼一层.红蓼植物的研究概述[J].中国药师杂志.,13(6).

[3]谢周涛,何再安,刘焱文.红蓼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杂志.,16(10):-.

[4]宫新城,周平平,陈公武,史万玉.葎草“止水痢”功效初探[J].中国动物保健.,18(8):64-66.

[5]叶兆元.葎草不仅有利尿作用,并有解热的功效[J].浙江中医杂志.,(6):47-48.

[6]高秀兰,吕桂兰.葎草的民间药用[J].家庭科技.,(11):25.

柏舒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gx/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