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千问千答
中国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86.html8、你会正确地煎中药吗?中医治病有没有好的疗效,除了找一个好医生,配到好药材,怎么正确地煎药也是保证疗效地重要一环。古代很多著名医家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的共识是: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正确的煎药法涉及面很广,一般人难以全面掌握,即使是中医人员也不一定都能说明白。以下本人就讲课及临床所了解的有关内容作一介绍。(1)代煎自煎何为优?工作和家庭都很忙,没有多余时间的可以选择代煎。如果能抽出时间自己煎药那是最好不过。自己每天煎一付药比代煎好多天的药一次性煎好更新鲜,自己煎药可以保证一些药物的特殊煎法(如先煎、后下),另外自己煎的药可以复煎一次,药材的利用度更大。何优何劣,一目了然。(2)煎药器具有讲究概括起来说,煎药器具银为上,但不易得。瓦罐次之,因其价格便宜受热均匀。此外搪瓷、不锈钢、玻璃等的器皿也可以用。因为以上物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产生化学反应。避用锡、铁、铜等器皿,因这些金属元素容易与中药成分产生化学反应,它们(包括铝)也可能释放出一些重金属,有害人体健康。需要提及电煎药罐,对上班族来说方便好用,加好水,设定好煎煮时间,下班回来即可服药。缺点是无人守侯时,一些特殊煎法得不到执行。(3)煎药用水求洁净煎药溶媒古代有多种,如水、泔水、雨水、水酒等,现在原则是用洁净水,可以用纯净水,一般用自来水。(4)加水多少莫机械煎药加水量多少很不好掌握,这需要灵活多变。有些中药饮片吸收水分量大,如茯苓、山药以及花草,加水应多一点;有些矿石、介壳类的饮片吸收水分少,加水可少一点。有些需要久煎的药,加水应当多一点;有些需要急煎少煎的饮片,加水可少一点。有医生告诉患者,加水漫过药面2厘米或多少厘米,太过抽象,因煎药器皿口径有大有小,按一个标准则水量相差极大。我认为用一个固定量再加以灵活调整,可以得到比较合适的药液量。这就是以药材总重量加8倍重量的水,其中百分之七十的水用于第一煎,百分之三十的水用于第二煎。在根据不同要求煎好药后,第一煎得到约毫升药液,第二煎得到约毫升药液,共约毫升药液,即为合适。若多于以上药液量则稍减加水量,若少于以上药液量则稍增加水量。如此掌握,比较简便。在火上煎药加水量要稍多一点,用电煎药可少加一点水,二者耗水量是有差别的。(5)浸泡程序不可少中药饮片煎煮之前需要浸泡,这是为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容易释放出来,提高煎出率。浸泡时间也要酌情而定,质地致密的饮片泡的时间要长一些,茎叶花草泡的时间可短一点。春夏秋季泡的时间可短一点,一般泡一小时左右,冬季浸泡时间要长一点,一般可泡2小时左右。总原则是浸泡时间长一些问好,但是夏季浸泡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避免发酵导致不能使用。浸泡所得到的液体不能倒掉,药物的有效成分已部分释放出来了,可直接煎煮。煎泡一般用常温水,不可用开水。(6)煎药最需讲“特殊”由于中药饮片的质地不同,有的要“先煎”半小时到一小时,如矿石类、介壳类的磁石、珍珠母,有毒类的附子。有的要“后下”5到15分钟,如芳香类的砂仁,泻下通便的大黄。有的要“包煎”,如旋覆花以免刺喉,如车前子以免飘浮液面溢出。有的药物不能入煎,如阿胶、鹿角胶,为防粘锅,可用煎好的药液加入胶在微火上轻轻搅拌,直至融化。如有些药打成极细末用药液或温开水冲服,效果更好,常见的有三七、贝母、白及等。如一些贵重药材单独煎,以保证药效不受损失,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铁皮石斛等。(7)煎时多寡有分寸一般来说大火煎开以后改用小火,即微沸状态。第一煎约需30分钟,第二煎约需15到20分钟。滋补类的药可多煎10到20分钟,解表类及清热类药只需15分钟左右,且煎一次即可。(8)两煎合一最合理两次煎好的药混合在一起,分二到三次温服。因为头煎已得到百分之六十几有效成分,二煎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有效成分,混合以后药效均匀,可提高疗效。很多人按老办法煎一次喝一次,现在看来就是不够科学的了。此外,还可“小气”一点,把药液全部倒出来后,因为药渣里藏有一些精华,将药渣压一压挤一挤,就能得到更多的有效成分,值得一动。但要特别小心,操作不当极易烫伤,老年人不要轻易操作,以免因小失大。了解了以上知识,您学会煎药了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zy/6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六味地黄丸的作用及禁忌
- 下一篇文章: 轻松学中医一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