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言其“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为足阳明胃经药,兼入脾经,功善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生津止渴、升阳止泄。又阳明主肌肉,葛根甘平轻扬,可开发腠理而解肌退热、发表透疹、舒筋解痉。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之葛根汤以葛根为主药,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之太阳伤寒表证兼经舒不利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面赤、鼻干、额头作痛、卧而不宁,下利”之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证,以及“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之太阳痉病。后世多宗葛根汤中葛根的用法,治疗表证、斑疹、痉病、泄泻等。

近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所含主要成分葛根素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血压、抗心律失常、降血糖等作用,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偏头痛与脑外伤后遗症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运用日趋广泛。

北京中医药大学尉中民教授行医近50载,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市名老中医,她学验俱丰,辨证精细,组方严谨,用药灵活,尤对葛根的运用甚为独到,现举例说明。

病案举例

患者乔某,女,68岁。

初诊日期:年4月19日。患者自述有多年心脏病史、高血压病史,近日稍走动则心慌、胸闷、气短。年4月7医院行心脏CT示“冠状动脉重度粥样硬化”“左前降支近段中重度狭窄”“左回旋支重度狭窄”等,医生建议行心脏支架手术,患者因惧怕手术,故前来我处就诊。

患者形体偏胖,刻下症:心慌,胸闷,胸前区时有蚁样窜动感,走路多于20步则气短,神疲倦怠,眩晕,口干渴,伴口腔溃疡,睡眠尚可,大便通畅,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血生化检查总胆固醇8.91mmol/L,甘油三酯3.25mmol/L(年4月3日检查)。

尉师据证辨为痰湿痹阻之胸痹病,立法:宣痹化湿、化瘀通络。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葛根30g等。

瓜蒌薤白半夏汤

处方如下:全瓜蒌30g,薤白10g,法半夏9g,葛根30g,杏仁9g,茯苓12g,炙甘草10g,陈皮12g,柴胡10g,当归12g,红花6g,红景天10g,旋覆花(包)20g,茜草10g。共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年4月26日。服前药7剂后,胸闷明显减轻,心慌未作,精神好转,胸前区蚁样窜动感消失,口干渴、口腔溃疡、眩晕消失,血压平稳,但仍有气短、乏力。前方加黄芪20g、党参12g。续服7剂。

三诊:年5月3日。服前药后气短乏力改善,服药期间心慌胸闷发作1次,约10min后缓解。续守前方,略加减,共14剂。

四诊:年5月17日。服前药后,患者能步行1站地,从5月3日至17日心慌胸闷仅发作2次,每次约5min自行缓解。续守前方14剂,巩固疗效。

按:患者多年心脏病、高血压病史,近日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即《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中“胸中气塞、短气”之谓。患者形体偏胖,神疲倦怠,眩晕,口干渴,伴口腔溃疡,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结合CT及胆固醇、甘油三酯偏高等结果,为痰湿痹阻胸阳、心脏失养所致。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葛根等宣痹化湿、化瘀通络。其中葛根兼有通利血脉、生津止渴、止眩晕之功。此外,方中茯苓杏仁甘草汤和旋覆花汤亦为尉师治疗胸痹病之常用方。

1

END

1

精彩推荐

糖尿病的冬病夏治

趣味中医

魏文帝与慈禧太后的治脱发秘方

中医常识

六腑的生理功能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征文恢复啦,如果您觉得您的病案具有代表、如果您觉得您的方药具有奇效、如果您是一个厚德济生不吝医术的好中医,欢迎投稿到栏目!

⊙投稿信箱:media

tcmbox.cn

投稿

⊙本文编辑:天冬

⊙温馨提醒: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中医思路参考。

天冬

赞赏

长按







































白点医院网络咨询
白殿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zy/3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