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常常有患者会问到:中药要怎么煲?煲之前要不要洗?加多少水?煲多长时间?“先煎后下”是什么意思?民谚有云:“十分药力五分煎,不会煎药白花钱。”说明中药的煎煮方法,直接关系到中药临床疗效的发挥。下面让我们来谈谈如何煎煮中药。

煎药用何种器皿?

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忌用铁、铝等金属器具。[1]

那煎药用什么水?

一般来说,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以用来煎煮中药。

那加多少水呢?

一般来说,第一煎加水超过药物3-5厘米,第二煎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如何煎煮浸泡?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物可以浸泡1小时。药物浸泡前不需要冲洗,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煎煮火候及时间怎么掌握呢?

一般药物宜先用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煎药的时间一般是一煎沸后煎煮20分钟,二煎煮沸后10-15分钟。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贝壳类及补益类,一般是煮沸后文火煎煮3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煎药时不宜频繁接锅盖,以免气味走失,降低药效。

需要趁热滤汁吗?

需要的,药煎煮好后,应趁热滤取药汁,将两次药汁合并混匀。每剂成人量为-毫升,儿童为-毫升。

一般可以煎煮多少次数呢?

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煮三次,最少应煎煮两次。

能介绍一些特殊煎法吗?

(1)先煎:a贝壳类、矿物类等,因质地坚硬,成分难以煎出,需先煎30分钟。b一些有毒的中药应先单煎1-2小时,以降低、消除毒性,如制川乌、熟附子等。

(2)后下:有效成分因煎煮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久煎的药物,如薄荷、砂仁等入煎后应后下,待药将煎成时再投入煎沸5分钟左右即可。

(3)包煎:a含黏液质或绒毛的饮片,如车前子、旋覆花等。b细小且疏水性强的饮片,如蒲黄、葶苈子等。包煎一般是将饮片放入纱袋中绑好,投入与其它同煮。

(4)另煎:某些贵重的药物须另煎,以免煎出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附。

(5)烊化:胶类如阿胶、鹿角胶等,直接倒入煎好的药液中,或者放入水中蒸化再倒入煎好的药液中,混匀后服用。

(6)冲服:用量少的细贵药也可研成粉末加入药液中冲服,如三七粉。

哇,原来煎煮中药那么多学问的啊!太感谢你们了!

不用客气,其实,中药的煎煮方法与中药疗效息息相关,合理煎煮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对于防治疾病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32.

注: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作者:医院药剂科.叶何通

审稿:医院药剂科.史荣华.李洁喜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zy/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