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www.baidianfeng51.cn/about/baidianfeng51hz.html

李海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脏病治疗与康复。兼任俄罗斯叶卡捷琳堡UGMK医院东方医学中心高级专家。

  专业特长:

  扶阳派专家。临床上重视阳气,强调扶阳。擅长应用姜桂附,重视未病先防,擅长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

  心脏康复专家,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扶阳学派研究分会会长。

  先后主持两项国家自然基金,参与、国自然等多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参与编著著作13部,主编五部,副主编三部,发表论文74篇。

武汉疫情发生之初,大家都以为是温热疫,扶阳方法不妥,后来经过仝小林院士实地勘察,认为是寒湿疫,因此健运脾湿才被大家重视,这次瘟疫也是举国家之力来进行预防和治疗,很多大专家都写了应对这次疾病的方法和汤药,包括刘力红老师,黄煌老师,唐祖宣老师,潘晓川老师。黄璐琦院士、张伯礼院士、仝小林院士和刘清泉院长,还有齐文升主任亲自到前线诊治病人,国家也出台了应对新冠的药方,我看到刘希彦老师也是非常焦急,魏树忠老师也是彻夜难眠。最让我印象深刻医院运用经方预防和治疗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我也看到大家都在谈怎么预防,怎么消毒,我觉得积极的预防比只是防护来的更积极,因此我写一下我的看法,还有其他几位老师的经验,希望能对大家预防疫情有所帮助。

??自从中医介入疫情的治疗,武汉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很多病人都可以治愈出院了,实在是大好的消息,但是问题是回家的病人可能身上还是带着冠状病毒,只是他自己有了抗体,他周围的健康人怎么预防,还有现在武汉有很多有轻症并且没有确诊的疑似病人,还有很多身体健康,没有发病,但是是携带病毒的人群,这样的人群也会继续感染正常人群,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人,我们需要群居,免不了要接触,后面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预防?因此战役并未结束,大家也不能太掉以轻心。我觉得还是应该从中医角度进行预防,增强体质,运动锻炼,艾灸,外治,不一而足,预防的汤药也是不可缺少的。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机是一个圆,十个医生十个方,疗效都不错,因为他转动的是人体的气机这个圆,有人从经方的角度预防瘟疫,有人从温病的角度预防瘟疫,作为扶阳派,我想从扶阳的角度谈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因为我没有去过前线,没有亲自看过病人,虽然看到了前线传过来的很多病人的舌苔,也跟殷鸿春老师就每个病人的舌苔细细分析过,认为大部分我们看到的图片还是寒湿为主,我从扶阳的角度讲一下疾病的治疗。

??首先,五运六气学家对于这次瘟疫的发生归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经大论篇》说的:“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现,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这段文字说明病温厉的原因是因为冬天太暖和,阳气不能收藏,我们知道四时的正气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说的是阳气的生长规律,冬天阳气应该收藏,却因为天气太暖和了,同气相求,阳气从体内跑出来,没有很好的收藏,虽然发生的是温厉,但是原因是阳乃大化,不能收藏,虽然看上去是温厉,伤的根本是身体的阳气。

??其次,很多医家会认为这次瘟疫是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样的一个说法,我们知道春天温病的原因是冬伤于寒,冬天阳气本来应该收藏,但是身体被寒邪所伤,体内的阳气只好出来奋起抗邪,因此阳气也受到伤害,即便发生的是温病,但是他的根本是冬伤于寒,因此冬伤于寒也是伤了我们的阳气。

??《黄帝内经》两篇文章的意思都是虽然发生了温厉,但是根本是因为阳气受伤。因此扶阳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第三,每次温厉的发生,都是有的人生病,有的人不生病,这个也是取决于人体的阳气,我们知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虽然大家都被寒气所伤,阳气足的人生病就轻,或者没有病。因此扶阳就非常重要。

??扶阳派的领军人物卢崇汉老师、刘力红老师都公开发表用扶阳的方法治疗本次温厉的文章。日常生活的扶阳方法,汤药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方法。有的老师说,年的非典卢崇汉老师发的就是这个治疗方法,我想说的是,大部分人对扶阳其实并不了解,扶阳和其他治法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是以阴阳立论,不同于八钢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扶阳治病就是只分阴病和阳病,如果从根本上知道是阳病了,比如对于温厉的发病,是因为伤了阳气,就可以用扶阳的方法,可以说是万法归一,以不变应万变。这也是为什么我学习了那么多门派,唯独对扶阳情有独钟的原因,扶阳派真正看到了疾病的本质,而不是被表象所迷惑。因此年的非典和现在的新冠病毒都是因为阳气受伤,所以治法是一样的,根据不同疾病的特色会有小的差别。扶阳的治疗大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桂枝法,附子法,桂附法,非桂附法,这是基本大法,往细分还有六十大法等等。

下面说说预防

??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感冒了会流鼻涕,打喷嚏,或者嗓子痛,扶阳医学不这么认为,扶阳医学认为,不是等到你打喷嚏流鼻涕才算外感,人体有自我保护的本能,风一吹,人的汗毛孔就开始收缩,表现在脉象就是脉开始有紧象了,这个时候人并没有感觉,其实已经有外感了,我们说的外感不是感冒,是感受寒邪,大部分的邪就是外邪,是风邪,风为百病之长。为什么每次瘟疫都是冬天发病,就是因为受了寒邪,刘力红老师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因此这个时候就要驱邪,截断,大家都知道我们扶阳派附子用的多,其实最常用的是桂枝法,风一吹,人体虽然受了寒邪,阳气的损伤并不大,这时候吃上桂枝法,汤药帮你把寒邪排出去,人体的阳气得到顾护,就不会让寒邪进一步往里走,因此我们常用桂枝法。

??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被风吹,一阵风就是一层寒,无论有没有症状,都是受到寒邪侵袭,如果不管,今天一阵风,明天一阵风,一层层寒气累加起来,量变到质变,总有一天就真的有病了,很多的肿瘤都是因为一层层的寒压下去,到最后就是长成肿瘤。没有外感就不会有肺炎,如果我们把疾病控制在萌芽阶段,疾病就不会进展,这个方可以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感冒(大人小孩都可以喝,小儿酌减)。

桂枝法方:

??桂枝20茯苓15苍术15南山楂20藿香15石菖蒲15法半夏20陈皮15炙甘草15生姜20(常备)

??化燥了嗓子痛的加油厚朴20,木蝴蝶12,油厚朴就是带油的厚朴,有了一定的生长周期才会有油,如果没有油就不能化掉嗓子的燥,如果找不到可以酌情加银花、连翘。

??头痛的加天麻25

??鼻塞的加白辛夷15炒苍耳子15

??咳嗽的加鲜竹沥液50毫升,这个鲜竹沥是纯的鲜竹沥,不是复方鲜竹沥液。

桂枝综合法方义:

??桂枝综合法是出自于《伤寒论》的桂枝汤,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的方子,是群方之主。桂枝法更突出了驱邪的作用,方子里面桂枝术草楂肉姜,除了桂枝开太阳、化太阳之气以外,剩下的术草楂肉姜都在顾护中焦。受寒以后,皮肤孔窍闭塞,石菖蒲开孔窍,把道路打开。茯苓和桂枝是一对阴阳,桂枝开太阳之气。茯苓行太阳之水,半夏分清降浊,让人体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体生病的原因就是清浊不分,陈皮解表,如果量大的时候,我们用它是沟通脾肺。

??人体打破了自然状态以后。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症状。整个综合法的思路,就是把人体恢复到自然状态。加了藿香,是因为受寒以后容易造成肠胃不舒服,还有恶心呕吐的现象,患者舌苔白腻或黄腻为主。藿香可以芳香化湿,开窍。

??如果大家觉得桂枝法的药味太多,也可以用桂枝汤原方,倪海厦老师也说,《伤寒论》里的桂枝汤也可以常服,无论有没有病都可以服用,有病防病,没病健身。

??黄煌老师曾经说过,他说如果把桂枝汤的白芍换成排骨,将会煮出一锅香喷喷的排骨汤,可见桂枝汤的药物大部分都是我们日常用的调料,即便没有病喝了也只会增加脾胃的功能,扶助我们的阳气。

桂枝汤方:

??桂枝15芍药15生姜20大枣(掰)各15g,甘草(炙)10g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方子还是麻烦,那就可以煮一碗姜汤喝,前面提到医院在预防的时候用的就是甘草干姜汤,两味药,如果还觉得麻烦,我觉得姜糖水也可以防御外感,前提是没有糖尿病的人才能喝。

??潘晓川老师也对武汉肺炎给出了推荐的方剂,他人在加拿大,从运气学角度进行了解释,认为今年庚子年,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大寒后主运为少角,即木不及,金来克。而且年为同天符年,气候极端,易发生传染病,也称天刑之年。上世纪天符年流感已经发生三次。

??年3月21日之前,当有木气不升之侯,暴病,咳逆甚而血溢,乏力;少阴君火司天,当见发热;燥气流行,咳嗽性质当为燥咳。

大补肝汤由小补肝汤加小补心汤而成:

??桂心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旋覆花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竹叶(各一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咸:旋覆花,代赭石;辛:桂心,干姜;酸:五味子。上咸寒有旋覆花,代赭石,竹叶,加麦门冬润肺更加;中辛温有桂心加干姜;下酸温有五味子配干姜。

??正应庚子之岁戾气流行之所需。

??这个方子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周进师姐和志愿者们把汤药寄到随州,给当地疑似和发病病人吃了,疗效显著,充分证明根据五运六气开出的方剂有效。

??中医治病从来都不是杀死侵犯的细菌、病毒,他们是通过药物调理身体的内环境,让身体自己具有抗病的本领,用发汗、吐、下各种方法把病邪排出去。如果是针对发烧的病人,就可以用发汗的方法祛邪,助汗可以泡脚,或者喝热粥等等,但是发汗后一定不要二次受凉!现在大家都宅在家里,与其学习怎么戴口罩,怎么消毒,不如加上一个中医汤药怎么预防,反正有大把的时间煮汤药,主动预防或许有更好的效果!

??祝愿尽早战胜瘟疫!祝愿天下无病!

/2/10写于北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zy/11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