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72大黄甘草汤茯苓泽泻汤文蛤
“概要:大黄甘草汤(胃中宿食腐坏,食即吐、朝食暮吐),茯苓泽泻汤(胃周有水中膈寒湿,胃反呕吐、渴),大黄甘草汤(胃实,胃里有东西造成胃反呕吐),文蛤汤(吐后渴严重头痛脉紧),半夏干姜散(恶心吐涎沫,胃寒湿),大半夏汤(吐,胃寒津伤),胰脏癌处方(吐腹痛胃酸,旋复花代赭石),半夏干姜人参汤(孕吐)。” 01 — 条辨十三: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二两,甘草一两。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汉制剂量单位,请勿直接使用)正常人,胃的下方有宿食,每顿饭后宿食更新,一直在替换,永远为干净的。若此宿食不能更新、坏死,会朝食暮吐,用大黄甘草汤。大黄,去实;甘草,解毒。二味药,煮太麻烦,可用粉剂。大黄2钱,甘草1钱,共3钱,一次服用1钱,分3次服用。此方为调胃承气汤之前用的处方。02 — 条辨十四: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茯苓泽泻汤方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桂枝各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汉制剂量单位,请勿直接使用)很多会胃反,此胃中本来有留饮,会胃反、恶心、呕吐,朝食暮吐,吐后口渴。用茯苓泽泻汤,水不单在胃中,胃周围的网膜上都有水。水只能停在胃里,用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即可。甘草解毒。胃周围为脾,去水用白术茯苓。用量与药性:茯苓5钱,泽泻4钱,甘草2钱,桂枝2钱,白术3钱,生姜4片(去呕生姜加重)。(1)白术比茯苓少,白术收敛湿,茯苓排掉。 (2)胃上方的水,用泽泻排。 (3)胃反为虚寒,用桂枝壮心阳。 (4)六碗水煮成两碗。 有口渴则不用半夏,半夏涤水。胃实,胃里有东西造成胃反,用大黄,大黄甘草汤。胃旁边有水造成胃反,朝食暮吐、食即吐,为湿寒在中隔,用桂枝行阳,茯苓泽泻汤。(脐以下为阴,靠白芍收敛)03 — 条辨十五: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文蛤汤方麻黄三两,杏仁五十枚,大枣十二枚,甘草、石膏、文蛤各五两,生姜三两。(汉制剂量单位,请勿直接使用)吐后很严重的渴,海蛤壳打碎入药。内有麻杏甘石汤,杏仁润肺,石膏去热(肺热)止渴。脉紧,头痛为表寒表湿,故用麻黄。用量:麻黄3钱,杏仁3钱,两者等量。甘草、石膏、文蛤各5钱,生姜2、3片,六碗水煮成两碗药,早晚各一碗。麻黄,可发表,此用于止渴。尿毒,水肿,心脏功能无法恢复时,四逆汤也用麻黄回阳,壮心阳,让心脏恢复,恢复心脏出汗的功能。04 — 条辨十六: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半夏干姜散方半夏干姜各等分。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小半夏汤、大半夏汤、半夏干姜散,辩证很重要。吐涎沫,代表胃寒,用干姜。涎沫说明肺津液充足,为寒湿。吐太多,津液不足,只有寒,则用大半夏汤(半夏、人参、白蜜)。05 — 胰脏癌 胰脏癌,西医认为最多或6个月。症状:干呕吐逆,肚子疼,吐酸很重(也有的人不吐酸),吃东西会吐,反逆。处方:(1)旋复花3钱,代赭石3钱,去胃中停水,降逆。 (2)厚朴3钱,行气。脐下为阴,脐上为阳,阴阳之气“8”字形轨迹旋转,厚朴可推动其旋转。喉咙为气之所在,厚朴可行气。 (3)枳实3钱,去浊水、馊水,行滞气、东西堵塞。 (4)便秘可加大黄3钱。 (5)头痛加川穹3钱、加半夏3钱,干姜2钱,吴茱萸2钱。 以上为胰腺癌最好的处方。胃癌、胰脏癌与喝咖啡有关,要戒咖啡。孕吐,用半夏干姜人参汤,或用散剂,一天可去恶心,5天可愈。免责声明:本文及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tz/7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锦鲤特惠拍1发3yen13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