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三十六计》卷首语

精明的老盛

一早在小区碰到老盛,乐呵呵的:“得到阿姨表扬了!”

老盛退休前做销售的,脑子灵光反应快。业主群里是个冷面滑稽,吐槽大王。这两个月来,“定时定点”成了他调侃主要话题。吐槽归吐槽,老盛说,“阿拉做事体勿垃圾的”。分类监督阿姨表扬的,除了老盛分得一清二爽,还有他首创的不少金点子,比如他把一次性餐盒存起来,湿垃圾差不多每天一盒,干净无异味;比如在水槽里自制了一个滤水器,做到餐厨垃圾湿而不水……

都说上海人精明,垃圾分类的这些个草根智慧足以为证。特大城市垃圾分类减量需要久久为功,缓不得也急不得。这个慢活、细活,靠的是每个市民的参与并且坚持。条例颁布一个月下来,统计结果令人欣喜,四十多个城市纷纷跟进,海外媒体也肯定“确有成效”。本报汇集的“三十六计”、盘点的首月数据,正是老盛们的参与感、获得感的集中反映。

老盛说,他在原来各地跑销售的群里简直成了红人,他在本地吐槽的同时却在群里向各地朋友介绍上海经验。“垃圾分类看得出阿拉的文明素质了,”他有点自得。

有专家将老盛的这种感受称为:道德的自豪感。

为精明的老盛自豪。

金海岸工作室

作者

大同

图片

新民晚报

编辑

陆佳慧

●危机重重!小红书突然被下架

●架空线入地和合杆工程,为何总在夜间施工?

●上海推出9块“标准地”,引导这些高质量产业集聚

●猪被饿死?“中国养猪第一股”跌破面值将退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tz/6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