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奇正书middot桂枝入我心,忘
本节涉及经方(四个) 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加桂汤 楼主 桂枝这个药我们在伤寒论里已经见过不少次,但每次用它的时候,目的也不完全一样。你先说一下,桂枝有什么功效? 桂枝发汗善解肌, 温通经脉化水气。 表虚有汗配白芍, 表实无汗麻黄继。 寒凝诸痛和胸痹, 痰饮水肿并心悸。 发汗和缓啜稀粥, 奔豚用之可降逆。 《本草贯珠集·解表药第一》 萌新 楼主 总结起来就是解表邪,补心阳,降冲气,开结气。用桂枝解表邪的方子很多,之前学过的桂枝汤类方都可以解表邪。 楼主 我问你桂枝在哪个方子里起到了开结气的作用? 桃核承气汤! 萌新 楼主 为什么? 桃核承气汤是治疗太阳表邪入里化热,和血结于下焦的太阳蓄血证,它的这个证候是热邪和下焦的热邪初结,热邪重而且急,瘀血刚刚形成,瘀热互结。所以桃核承气汤它以调胃承气汤为底方,以邪热为先导,加桃仁来化瘀,但是它毕竟是血热互结,在一派寒凉药之中,用了一个温通的桂枝来开血热凝结之气,利于活血化瘀。 萌新 楼主 很好。那桂枝的补心阳、降冲气的作用又可以在哪些方子里体现出来呢? 额,这个我不知道。。。 萌新 楼主 你肯定不知道,因为今天才正要讲这个问题。我们前面讲的都是热证,什么虚热啊邪热壅肺啊,今天我们看一个寒证,先看心阳虚证。 心阳虚证 张仲景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楼主 “其人叉手自冒心”,就是两个手交叉按护、按压在心前区,所以这个“冒”呢,就是按护、按压的意思。 发汗出太多,伤了心阳,为什么不伤脾阳,不伤肾阳啊? 萌新 楼主 这和他的身体素质有关,这个病人平素就心阳不足,所以汗多呢就伤了心阳,心阳不足,动力不足,他就出现了心跳心慌的症状。“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这描述的是一个心脏病心慌心跳忽然发作的一个被动的症状。 那肿么治呢? 萌新 楼主 补心阳啊,你说用什么? 桂枝! 萌新 楼主 之前在讲桂枝汤的时候说过,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这里需要补阳,除了用桂枝,还需要用什么? 甘。。甘。。甘草! 萌新 张仲景 没错。桂枝四两(60g),甘草二两(30g),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楼主 这是个救急的方子,药少力专,量大力猛。但必然不能长期服用。 我再问你,心的功能有哪些? 心主血脉,心主神志。 萌新 楼主 桂枝甘草汤治疗的是心的哪方面功能失常? 心主血脉。 萌新 楼主 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会怎样? 容我翻一下中基。。。 萌新 楼主 。。。 哦!想起来了,有正虚失神和邪盛失神两方面。正虚失神的话,患者会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反应迟钝;邪盛失神的话,患者会出现神昏谵语,狂躁,或者神志昏迷,痴呆,举止失常。 萌新 楼主 正虚失神就类似现在的神经衰弱,应当加一些安神药,你说说,安神药都有哪些? 重镇朱龙琥磁石, 养心酸柏仁远志。 《本草贯珠集·安神总》 平肝石决代赭牡, 罗叶蒺藜和珍珠。 《本草贯珠集·平抑肝阳总》 萌新 楼主 来看看祖师选的是哪些药吧: 张仲景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一两(5g),甘草二两(10g),牡蛎二两(10g),熬,龙骨二两(10g),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楼主 显然用的是龙骨、牡蛎,潜镇安神。“火逆”就是误用火疗,“下之”就是误用下法,“烧针”是火疗的一种,总之这些方法用完之后,病人就心阳虚了,阳虚就会浮越于外,这个时候不仅要补心,还要潜镇。 当然了,这就是个神经衰弱嘛,没想象的那么严重,不治它也能好。 楼主 好了,这就是正虚失神的治法,那邪盛失神该肿么办? 邪盛失神是由于痰火扰心,应该加化痰的药。 萌新 楼主 你说说,哪些药能化痰? 半天旋覆化寒痰, 瓜贝桔竹化热痰。 《本草贯珠集·化痰止咳平喘总》 (半夏,白芥子,天南星,旋覆花,瓜蒌,贝母,桔梗,竹茹,竹沥,白前,前胡等。) 萌新 楼主 就这些? 额,课本目录里就这些吧。。 萌新 楼主 苏叶,生姜,虎杖,陈皮,枳实,佛手,香橼,梅花,莱菔子,侧柏叶,苏子,僵蚕,南沙参,昆布,海藻,远志,牛黄,石菖蒲,射干,巴豆霜,威灵仙,厚朴,草果,茯苓,车前子,胡椒,薤白。 这些虽然在其他章节里面,但也具有祛痰、消痰、化痰的功效。 ,涨姿势了 萌新 楼主 但是,祖师没选上面这些药。 这么6! 萌新 张仲景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楼主 看到了吧,祖师选的是蜀漆。 蜀漆是什么鬼?从来没听说过啊。 萌新 楼主 蜀漆是常山的幼苗,常山是治疗疟疾的一个药,但常山又有除痰、化痰、涤痰的作用,由于现在我们在药房没有用常山幼苗入药,药房里找不到蜀漆,所以这个方子,如果确实要用蜀漆的话,我们就用常山就是了。 常山?那不是个涌吐药吗? 萌新 楼主 没错,问题就在这里,蜀漆也罢,常山也罢,吃完了容易使人恶心,容易使人呕吐,所以我们要选择化痰药的时候,今天也大多不再用常山。 那么遇到痰浊扰心,惊狂,卧起不安的时候,不用常山用什么? 萌新 楼主 我们经常配合温胆汤来治疗,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如果你还觉得不够的话,你可以加瓜蒌这一类的药。 楼主 下面看桂枝的最后一个作用:降冲气。 张仲景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奔豚 奔豚是伤寒论里面的一个病名,表现为“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就是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咽喉,气从少腹向上冲,冲到胃脘部,胃脘部有胀满,有恶心的感觉;冲到胸部的时候,他会胸闷,憋气,心慌,心跳;冲到咽喉部的时候,他会感到窒息欲死,就好像有人掐住了他的脖子,窒息欲死;还有极个别的病人,冲到头部的时候,那么他就出现了突然的昏厥,不省人事,但这种情况不是太多,所以每次发作的时候,人就非常恐怖,可是发作时间不长,这个气又回归本位,他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复还止”,好如常人。到医院去做各种检查,没有任何异常发现,所以西医认为这就是一种神经官能症,中医就把它叫做奔豚。 郝万山医案一则: 我在农村遇到一个奔豚的病人,他说他有气从少腹向上冲,冲到咽喉,他就觉得他活不了啦,过上一会气下去了,他又好啦。我说你这个气儿往上冲的时候,是匀速直线运动啊,还是不匀速啊?他说那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这个气儿往上冲的时候是不是走的均匀?他说不均匀,一拱一拱一拱……我心想,这正像小猪奔跑的时候,一跳一跳,一起一伏的这种状态。所以,这恐怕也是把它叫做奔豚的一个原因。我后来又想,我说你这个气的感觉是细细的一条线啊,还是占满了整个肚子啊?他说气不是细细的一条线,也没有占满了整个肚子,那么就像这么粗吧,他说,比了这么粗(比划),你看,这么粗的话,不就像我们茶杯那么粗吗?一股气恩恩恩拱上来了,我这憋得就不得了,拱到这呢我就觉得我停止了呼吸,停止了心跳,实际上他心率加快了,拱到咽喉就觉得把我给憋死了,他就这么个感觉。我想想那个小猪的肚子也就是这么粗吧。所以他用豚来命名,你不能用大猪来命名,它的肚子盛不下。我想正是因为在病机上,水邪上冲居多,他用豚属于水一类的水畜,用奔豚来命名,另外,它上冲的这个节律像小猪奔跑的形态,另外,这个气的宽度像小猪腰部那么粗,因此,综合起来,这是我的推测,古人没有说把他叫做奔豚。 奔豚怎么治呢? 萌新 楼主 用桂枝加桂汤,在桂枝汤中把桂枝的量由三两加到五两,加重桂枝在这里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加强温补心阳的效果,另外桂枝本身也有降逆平冲的作用,所以桂枝加桂汤里头桂枝的作用不是解表,而是温通心阳,降逆平冲。 楼主 附一句:水邪上冲而导致奔豚的最多见,水邪上冲的用苓桂剂;郁火上冲的用奔豚汤;而寒气上冲的用我们现在讲到的桂枝加桂汤。 天枢本草 本草贯珠集 天枢伏兔诀 伤寒奇正书 中医药膳 九演天玑方 听说聪明的宝宝都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tp/7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七绝八首春天的花
- 下一篇文章: 中药精髓味常用中药的靶向作用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