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在发作前期都有一些基础病变,比如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等等,如果有手发麻、一过性头晕、掉筷子等一些小症状,再合并中风的高危因素就很有可能是脑缺血的前兆,必须要引起重视。

中风分为四个阶段: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程度由浅到深。“肌肤不仁”指供血不足引起皮肤、手指的麻木;“即重不胜”实质上是指肢体沉重、活动不利;“即不识人”指意识丧失,不认识熟人了;“舌即难言”指讲不出话来了。

中医里中风和肝的关系最为密切。从中医五行上来说,肝属木,风属肝,肝主怒,怒伤肝,在时令上对应春天。专家提示,在春季,很多肝的问题、风的问题、情绪问题等很容易发作。

在春季,下图的人群更要注意肝的健康。

专家告诉我们,中风的发生有四个病机,下虚是基础,虚导致阴阳不平衡,出现上实,此时如果出现一些其他的诱因比如生气,就会发生中风,临床上出现头晕目眩,痰瘀是发病以后的病理产物。

乌梅冰糖饮

专家介绍一种养肝饮品——乌梅冰糖饮,乌梅味酸,酸入肝,可以生津养阴,冰糖可以养脾,还可以中和乌梅酸性。

乌梅冰糖饮的做法:取3到5枚乌梅,加入适量冰糖和毫升的水泡开即可饮用。

菊花茶

菊花是非常好的一种饮品。专家告诉我们,野菊花可以清热解毒但是不适合养生饮用;杭菊最合适治疗中风、平肝潜阳;白菊花适用于嗓子疼、嗓子干、眼睛红的情况。

养血平肝汤是治疗中风的一个经典方,在出现血压比较高、头晕目眩、短暂性的意识丧失等症状的阶段可以服用,“养血平肝汤”由10味中药组成,也可以预防中风。

旋覆花和生赭石具有理气降逆、化痰的作用,生地、当归、白芍、川芎这四味药材可以养血活血,天麻和钩藤具有平肝潜阳、镇肝息风的作用,丹参和桃仁也起到养血活血的作用。此外,专家介绍也可以用10克的天麻和30克的钩藤煮水饮用。

太冲穴

在足背上有个太冲穴,推揉这个穴位,就可以清肝火、清肝热、平肝阳。太冲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中间缝的根部向上四公分左右的地方。具体操作:用手按着太冲穴往前推,推到行间穴,每天推一到两次,每次30—50下。

三阴穴

三阴穴是在小腿内侧,在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此穴位为肝、脾、肾三条经脉交汇处,经常按揉此穴可以补肝阴养肝体。每天可以按压一到两次,每次30—50下。

1、羊肉泡冷水三四个小时去膻味,鱼用茶水浸泡10分钟到20分钟去腥味。

2、羊腩肉切块入高压锅蒸熟,鲫鱼改刀,北豆腐切块,白萝卜切丝,以待备用。

3、热锅凉油,将鲫鱼煎至鱼皮绷紧,加入热开水,没过鱼三分之二,加入姜两片、料酒少许,炖至鱼汤变白后加入羊肉共同炖煮2-3分钟。

4、加入北豆腐、白萝卜丝、焯熟的鲫鱼籽,少许盐调味,即可出锅。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tp/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