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肖师学中医专栏化脓性中耳炎,升降散
白癜风临床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跟肖师学中医.03.20年第17期 一,杨栗山认为温疫之邪,无论是从口入之邪,还是从鼻入之邪,都必须“先注中焦”,而后才“分布上下”,引起上焦证候和下焦证候。 其曰:“温疫之邪,直行中道,初起阳明者,十之八九”。 杨栗山还认为温疫之邪有轻清与重浊两种,轻清之邪浮而上,自鼻进入中焦后“上入于阳”而阳分受邪,出现“发热,头肿,项强,痉挛”等上焦证。 重浊之邪沉而下,自口进入中焦后“下入于阴”而阴分受伤,出现“腹痛,泄泻,肠鸣”等下焦证。 清浊两邪同时相干于中焦,使“气滞血凝不流,其酿变即现中焦症”。 二,伤寒病与温疫病天地之差: 1,病因:伤寒是感受天地之常气,常气致病,感而即发。 温疫是感受天地之杂气,杂气致病,先伏而后行,郁久而发。 2,途径:伤寒是从皮肤入,温病是从口鼻入。 3,传变:伤寒由外传内,自气分传血分。温疫由内达外,自血分传气分。 4,伤寒之表证是因风寒外袭所致,温疫之表证是里热浮越于外所致。故伤寒以解表主,温疫以清里为主。 5,病位:伤寒的病位是六经,温疫的病位是中焦。 6,治法:伤寒解表是第一要义,温疫逐秽是第一要义。 温疫与伤寒,虽然都可以见表里同病,但是表与里的标本是相反的,伤寒表为本,里为标,侧重解表。温疫里为本,表为标,侧重清里。 内外治疗原则,《内经》说“由内之外者,调其内。由外之内者,调其外”。 大是大非不清楚,小事小节一团糟! 如:石寿堂,先定大是大非,刚脉主燥,“大是”已定,剩下之事简单了。“大是”未定,剩下之事一团糟。 而“刚脉”才好摸呢,伸手即知。 化脓性中耳炎,升降散合凉膈散,特效! 肖师,凉融散我使用最多,常和学生说治扁桃体炎、咽喉炎较头孢类输液好得多。 联合升降散这几天在肖师的启发下也使用了数例,的确威力无比。 曾师,我第一次用升降散是治重型肺炎,家属希望中药配合,方我开了几次都不满意,最后用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药后我一看,奇效! 肇庆曾艺文?杨栗山阐明温疫病用辛凉透达药之理有二: 其一,温疫病,当体内的怫热自内向外传达,热邪郁在腠理之时,可先见表证,若不用辛凉解散,则热邪散不出去。 其二,温疫病,热毒至深,表里俱实。 扬之则越,降之则郁。 只用辛凉药扬之,或者只用苦寒药降之,都不行。 两者同时用则热毒的炎炎之势皆烬矣! 升降散正是辛凉与苦寒同用,既扬之,又降之。 肖师,临床的确这样,周六我接诊一个咽喉不适且充血甚,大便较干的患者,我开始开一个凉膈散,但想到咽喉炎如此厉害,很可能会出现发热等感冒症状,故合了一个银翘散,果然,服二次药后患者傍晚出现发热,想来改方,我说里面有退热药了,继续服! 三次药后患者退热了,但出现了太阳穴头痛,第二天清早过来找我,咽红充血明显消退,但舌苔出现了黄偏腻,脉弦滑,考虑到黄芩、山栀、生地寒凝阻滞了气机,使病进入了少阳,故随手换用了大柴胡汤合升降散调升降,达内外。 晚上回访,说病愈下午回广州了!枪响鸟落,升降散伟大!肖师教育有功! 曾师,您又枪响鸟落了!不过可不是我之教育之功也,而是您功底深厚与悟性过人之功也。 曾师,向您汇报偷师成功案例,中风后遗症七诊时,我镇肝熄风汤合旋覆花汤合二陈汤加桃红,高血压降了,双手能玩手机了,走路稳了,四肢暖了。 方药如下: 生代赭石20g,生龙骨28g,生牡蛎20g,牛膝10g,白芍15g,元参15g,生麦芽10g,龟板15g,川楝子6g,茵陈6g,炙甘草6g,旋覆花10g,制半夏10g,生白术12g,茯苓15g,薏米10g,桃仁9g,红花9g,陈皮12g 肇庆曾艺文?肖师高!能将疑难杂症七诊搞掂绝不可偷师能成的,只有象您这样的高人创新发明才行的!! 肖春宏?曾师,病人鼓励我说“你太厉害了!”,我答:啥我厉害呀,是我与高人为伍,提高了! 肇庆曾艺文?肖师,您太厉害了,病人是有感而发,名副其实!您太谦虚了! 上海—肖春宏?镇肝熄风汤合旋覆花代赭石汤合二陈汤加桃红,确实威力大大的! 学子们,齐白石说“学我者生,象我者死”,这是什么意思? 曾师用半夏,您也用半夏。曾师用小柴胡汤,您也用小柴胡汤,这是与曾师一模一样,这叫象曾师。 而曾师看病,凭四诊实据说话,您也凭四诊实话说话,曾师勤学善思,您也勤学善思,这叫学曾师,必然青出于监而胜于蓝。 曾师,今天讲完病例,应该认识到自己哪方面不足,是四诊不行,还是药性不熟,或思维方式不行?之后下功夫学习。如果只知道这个病怎么治了,没啥大收获! 如果书本知识落实不到临床上,比如知道舌质嫩主虚证,可是不知道什么的舌质叫嫩,要跟师了。 肖春宏?,近几天听肖老师讲瘟疫,领略了温病的实用性,讲升降散,亦获益匪浅,谢谢肖老师再比如:知道燥苔主燥痰,也知道用滋阴化痰汤,可是不知道什么的舌苔叫燥苔? 跟师学是最佳途径。 如果不知燥苔主什么? 也不知用什么方? 要回炉重学了。 朴实无华的临床之道 七步不全,应加立法,选方,煎服,至少十步,才能完善论治部分一一参见仲景示法! 肖春宏?肖师,您所讲的百部清金汤治鼻后漏综合症以及百部清金汤合归养心肾丸治慢性前列腺炎(肾阴虚型),效果真的太好了!肖师所讲,每每用到临床上真是得心应手! 今人每多虚证,理虚元鉴当为金匱书。 再聊运用“病在肺,俞在肩背”之绝活。 请看上边的舌照,之前已经发过了,今晚只讲治肩背痛。 此人后背右侧的肩押骨处剧痛! 来诊时,我一看舌肺位凸。 问:打嗝,返酸,口苦吗? 答:打嗝。 又问:咳嗽吗? 答:咳嗽,晚上重(此为脾虚肝郁之咳)。 肺胃皆气逆,这邪气去哪里了? 去肩背呗。 我说:你肩背痛(此言征服病人了)。 答:可痛了,痛的厉害,受不了。 病人又说:“后背还凉” 《证治准绳》说“痰在胃则呕,在背则冷……”。 至此病机皆明。提笔拟方,药后必效! 痰则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1,热与火的性质相同,因此热与火是一个东西,只是程度不同,热之极则为火,所以热郁与火郁是一回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2,热郁必见沉脉,相兼脉因人而异,或兼数脉,兼弦脉,或兼涩脉,或兼濡脉,或兼迟脉。数主热,涩主滞,弦主郁,濡主湿,迟主寒。 热郁必见舌质红,而舌苔因人而异,或苔滑腻,或苔淡黄腻,或苔腻而干。 我们掌握了热郁脉沉和舌质红特征,就掌握了诊断热郁的秘诀,从而掌握了运用升降散的奥妙! 那如果舌苔覆盖舌面全部,看不见舌质咋办呢? 看舌背面呗,舌背面无舌苔。 舌面与舌背是一体的,红都红,白都白。 注意!脉沉迟缓,可是越按越有劲,为热郁,可不是寒。 治“新冠”,中医介入之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中医必用一味中药叫蝉蜕,即金蝉。 在《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原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的二徒弟“金蝉子”(又称金蝉长老)转世,唐三藏由金蝉子真灵转世为东土大唐高僧,喻有“金蝉脱壳”之意,所以人们将脱壳变身的蝉作为长生、再生的象征! 火郁,这个词由火与郁两字构成,火是我们鉴别火郁与各种郁的标志,我见火不会诊断为痰郁,血郁等。 郁是我们鉴别火郁与火热的标志,我们见郁不会诊断为火热证。 火郁证与火热证根本就不同。 郁皆因升降失常,升降大法正是紧紧抓住了“郁”,故可以用一个升降之法统一治疗同时存在的各种病。 气血,一处不到一处衰。 某处虚是气血未到,补他干嘛? 越补则郁处越重! 用升降大法,移山填海就完活了。 有笔误之处,更正如下: 火郁证,由火与郁两个因素构成,火是我们鉴别火郁与各种郁证的标志,我见火不会诊断为痰郁,血郁等。 郁是我们鉴别火郁与火热的标志,我们见火不会诊断为火热证。 火郁证与火热证根本就不同,火郁证表里不一样,内见火象,外不见火象。火热证,内外皆见火象。 到临床上,面对病例理解与体会。 如果面对书本,就乱套了,有八百种诡辩。 例如:伸手一摸脉沉,马上看舌质是否红? 如果红,再品指下脉是否有劲? 肯定是越按越有劲。 如果舌质白,乃是他证。 讲述丨肖春宏恩师 整理丨林佳明 编辑丨林佳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tp/12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讲几个临床常见的神经性胸痛的病例
- 下一篇文章: 名医名方二金合欢皮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