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方剂一轮复习理气剂降气剂旋覆代赭
全面剖析每首方剂方剂学精讲栏目针对考生每日方剂 旋覆代赭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旋覆花(9g)、人参(6g)、生姜(15g)、代赭石(3g)、甘草炙(9g)、半夏(9g)、大枣(4枚) 方歌: 旋覆代赭重用姜 半夏人参甘草尝 降逆化痰益胃气 胃虚痰阻痞嗳康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虚气逆痰阻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或见纳差、呃逆、恶心,甚或呕吐,舌苔白腻,脉缓或滑。 用法: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方解重点: 君: 旋覆花苦辛咸温,性主降,善于下气消痰,降逆止噫,重用为君。 臣: 代赭石重坠降逆以止呃,下气消痰,为臣药。 佐: 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 生姜用量独重,和胃降逆增其止呕之力,并可宣散水气以助祛痰之功; 人参、大枣、炙甘草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以治中虚气弱之本,俱为佐药。 使: 炙甘草调和药性,兼作使药。 诸药相合,标本兼治,共奏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功,使逆气得降,痰浊得消,中虚得复。 方解扩展(配伍特点) 沉降相须,消补相伍,下气而无伤正之虞。 (运用) 本方为治疗胃虚痰阻气逆证之常用方。以心下痞硬,噫气频作,或呕吐,呃逆,苔白腻,脉缓或滑为辨证要点。方中代赭石性寒沉降,有碍胃气,若胃虚较著者,其用量不可过重。 (证治机理) 本证因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所致。原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伤寒发汗后,又误用吐、下之法,胃气受伤,升降运化失常,则津液不得转输而为痰,痰浊阻于中焦,气机不畅,而心下痞硬。脾胃虚弱,痰气交阻,则胃气上逆,而致噫气频作,或纳差、呃逆、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缓或滑,乃胃虚痰阻之征。治当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真题解析[-A-41]旋覆代赭汤原方中旋覆花和代赭石的配伍用量是[单选题] A.旋覆花三两、代赭石三两 B.旋覆花三两、代赭石二两 C.旋覆花三两、代赭石一两 D.旋覆花二两、代赭石三两 E.旋覆花一-两、代赭石三两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大黄书-方剂-第十二章理气剂 [-X-]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含有半夏、生姜的有[多选题] A.温经汤 B.二陈汤 C.旋覆代赭汤 D.大柴胡汤 [正确答案]A,B,C,D [考点定位]大黄书-方剂学-第七章表里双解剂、第十二章理气剂、第十三章理血剂、第十七章祛痰剂 [-X-]旋覆代赭汤原方重用生姜的目的是[多选题] A.温中和胃,以增降逆止噫之效 B.宣散水气,以助消痰祛浊之力 C.与甘草辛甘合化,以复脾胃之阳气 D.制约赭石之沉寒,使其镇逆不伐胃 [正确答案]A,B,D [考点定位]大黄书-方剂-第十二章理气剂 [-A-36]《伤寒论》旋覆代赭汤原方旋覆花与代赭石的用量比例是[单选题] A.1:1 B.2:1 C.3:1 D.4:1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大黄书-方剂-第十二章理气剂 往期回顾: 每日方剂一轮复习 理气剂-行气剂-天台乌药散 每日方剂一轮复习 理气剂-行气剂-加味乌药汤 每日方剂一轮复习 理气剂-行气剂-暖肝煎 每日方剂一轮复习 理气剂-行气剂-橘核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sp/12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方剂习读大青龙汤
- 下一篇文章: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