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医师资格考试考点必备二十五
白癜风能治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爱学习的各位小伙伴,大家好! 今日复习计划-《中医内科学》 胁痛 细目一:概述 胁痛的概念: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总称。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胁痛的常见病因 内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调、久病体虚或劳欲过度。外因:外感湿热。 二、胁痛的病机要点及转化 胁痛的病位在肝胆,又与脾胃及肾相关。 基本病机为肝气郁滞,络脉失和。细目三:辨证论治 一、胁痛的辨证要点 1.辨气血:大抵胀痛多属气郁,且疼痛呈游走不定,时轻时重,症状轻重与情绪变化有关;刺痛多属血瘀,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 2.辨虚实:实证之中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多病程短、来势急,症见疼痛剧烈而拒按,脉实有力;虚证多为阴血不足,脉络失养,症见其痛隐隐,绵绵不休,病程长,来势缓,并伴见全身阴血亏耗之症。 二、胁痛的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小试牛刀患者,男,60岁。久患胁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头晕目眩,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治疗应首选 A.柴胡疏肝散 B.逍遥散 C.杞菊地黄丸 D.一贯煎 E.二阴煎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D」 解析: 四诊合参,患者辨证为胁痛之肝络失养证,证属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所致,治宜养阴柔肝、理气止痛,方用一贯煎加减。 患者,男,45岁。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黄身黄,舌苔黄腻,脉弦滑数。其证候是 A.肝气郁结 B.肝郁化火 C.肝胆湿热 D.肝阴不足 E.瘀血阻滞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C」 解析: 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职,络脉失和,不通则痛,则见胁痛;胸闷口苦、纳呆,恶心、呕吐亦为湿热中阻之象;肝病及胆,胆汁外溢,则见身黄目黄。故证属肝胆湿热,舌脉从证。 患者,男,55岁。3个月前因胸胁部撞伤后,出现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夜痛甚,舌质紫暗,脉沉涩。治疗应首选 A.复元活血汤 B.少腹逐瘀汤 C.膈下逐瘀汤 D.调营饮 E.香附旋覆花汤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A」 解析: 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诊断为胁痛之瘀血阻络证。治宜活血祛瘀,疏肝通络。方用复元活血汤加减。B项,少腹逐瘀汤用于腹痛之瘀血内停证;C项,膈下逐瘀汤用于腹痛之瘀血内结兼有寒证;D项,调营饮用于鼓胀之瘀结水留证;E项,香附旋覆花汤可用于悬饮之络气不和证。 患者胸胁胀痛,走窜不定,情绪不佳则加重,胸闷气短,嗳气频作,舌苔薄,脉弦。其证候是 A.肝胃不和 B.肝络瘀阻 C.肝郁气滞 D.肝郁化热 E.肝脾不调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C」 解析: 患者胸胁胀痛,情绪不佳则加重,胸闷气短,嗳气频作,考虑为胁痛肝郁气滞的表现。 往期推荐:年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培训招生简章 年《中医师承培训班》招生简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sp/1206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内科速记一句话口诀含金量极高
- 下一篇文章: 方剂习读大青龙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