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中的瞑眩反应
中医治疗中的瞑眩反应 (作者:韦安理-08-02) 先看一个医案。 一位朋友咳嗽,咽痛得厉害,主要症状:早晚咳嗽比较频繁,一咳嗽就扯到右侧肋下疼痛。深咳能咳出一点痰,但吐不出来,只能往下咽。感觉有痰在咽喉堵着。大便偏干硬,小便颜色有点黄。饮水正常,稍微口渴。嗓子干痒就容易咳。 年2月3日问诊,辨为少阳阳明合病兼夹痰饮,方用“四逆散+麻杏石甘汤+半夏厚朴汤+小承气汤+桔梗、马勃、旋覆花”。三剂愈。 方子组成:(0203)柴胡20克、白芍30克、枳实20克、生甘草15克、麻黄10克、杏仁15克、生石膏40克、半夏15克、厚朴15克、茯苓20克、苏叶15克、桔梗15克、大黄6克、旋覆花15克(包煎)。三剂,水煎服,一天一剂,一剂煎两次温服。 服药反馈: (1)当天晚上吃第一剂药后,感觉肚子特别难受,流清口水,稍有头晕、胸闷、胃胀,但时间不长。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咳嗽已经减少了很多。第一剂第二煎吃完,已经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了。 (2)服完第三剂,咽痛、咳嗽都好了。 辨证要点: (1)咳嗽引起胁肋疼痛,这是四逆散证。 (2)“咳嗽、大便硬、小便黄、口渴”,这是麻杏石甘汤证。 (3)咽中有痰咳不出,吞不下,这是半夏厚朴汤证里的“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4)“大便硬、小便黄”,用小承气汤。 (5)加桔梗、马勃治疗咽喉疼痛。 (6)加旋覆花,降气,并化如胶之痰。 在这里说一下,中医治疗中的瞑眩反应。 在这个病案中,患者服完第一次病后,出现了“肚子难受,流清口水,稍有头晕、胸闷、胃胀”等症状,这就是中医里的“瞑眩反应”。这是方子对证的具体表现,不要惊慌,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病也就好了。 古人云:“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是指人的体质或者身体机能由不好转好,或者在人体排除毒素时身体的反应,所以又称为排毒反应或者调整反应。瞑眩反应是暂时的,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也不是只有发生一次瞑眩反应的症状。瞑眩反应的症状也都是多种多样,瞑眩反应的症状有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腹泻,发热,耳鸣,血压变化,骨肉酸胀痛等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时,往往是内毒外排的情况,不必担心,它不是副作用,经过短时间后就会自然减轻而消退。 韦安理愿天下无疾,祝平安喜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kl/872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张处方的传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