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诸花皆升,旋覆独降有错吗
本文整理于网络 昨天我们刚好讲到今天来说说知道了中药的行走方式,就明白了中药药效!其中的不足之处。 习临床中药学者皆知,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药。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凡味属苦、酸、闲,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 旋复花是菊科植物旋复花的头状花序,理应升浮。但其功效却是降气化痰、降逆止呕,应用于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以及嗳气、呕吐等。原因在于旋复花性味苦、辛、咸,微温,归肺、胃经。苦降辛开,所以能够降解肺胃二经的气逆、痰饮停聚等。《本草汇言》曰:“大抵此剂微咸以软坚散痞,性利下气行痰水,实消伐之药也。”所以“旋复独降”不因为其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的头状花序,而是因为旋复花的气味~~~苦、辛、咸。 那么,“诸花皆升”么? 现举几个例子,如下: 凌霄花,为紫葳科植物凌霄花的干燥花,类属活血化瘀之活血调经药,味虽属辛,气却微寒。临床应用于风疹、皮癣、皮肤瘙痒及痤疮。仅此辛凉走表判凌霄花为“升”,无可厚非。然其破瘀血、通经脉、散癥瘕、消肿痛之功效实与“升”无缘。 月季花,为蔷薇科植物月季的干燥花,类属活血化瘀之活血调经药,味虽甘、淡,质轻升散,可活血调经、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但,其性味归经还有微苦,性平,多服久服可引起腹痛及便溏腹泻。所以,我个人认为其“升”是不确切的。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习称公丁香,类属温里药,辛、温,归脾胃肺肾经,功能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本品辛温芳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故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之功,为治疗胃寒呕逆之要药。所以,丁香的功效并不是以“升浮”,而是降逆。 芫花,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干燥花蕾,类属泻下药。味苦、辛,性温,有毒,功能泄水逐饮,并以祛痰止咳见长,应用于胸胁停饮,水肿,臌胀。所以,芫花的功效也不是以“升浮”为方向的。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类属清热药之清热解毒药,味苦、辛,微寒,功能清热解毒。野菊花苦寒之性尤胜,辛散苦降,清热泻火、解毒利咽、消肿止痛。所以,野菊花的功效也不是以“升浮”为方向的。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类属解表药之发散风热药,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能平肝潜阳,显然与“升浮”之性无缘。 鸡冠花,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干燥花序,类属收涩药,味甘、涩、凉,归肝、大肠经,功能收敛止带、止血、止痢。个人认为其收敛之性并非“升浮”之性的表现。 可见,上述以花入药的中药并不是以“升浮”为性,所以,“诸花皆升,旋复独降”在一定程度上是错误的。 再论“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类属解表药之发散风寒药。味辛、苦、温、有毒,功能发散风寒、通鼻窍,药性升浮而不沉降。所以,“苍耳独升”是正确的。 那么,是不是“诸子皆降”呢?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类属解表药之发散风热药。味辛、苦、寒,功能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可见,其药性升浮。 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类属解表药之发散风热药。味辛、苦、微寒,功能疏散风热、清理头目。可见,其药性亦为升浮。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类属补虚药之补阳药。味辛、甘、平,功能止泻,应用于脾肾阳虚之便溏泄泻。可见,其药性并不沉降。 沙苑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类属补虚药之补阳药。甘温补益,兼具涩性,似菟丝子平补肝肾而以收涩见长,应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等。可见,其药性并不沉降。 可见,上述以果实或种子入药的中药,并不以“沉降”为性,“诸子皆降,苍耳独升”在一定程度上是错误的。 综上,“诸花皆升,旋复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在一定程度上是错误的,至少有以上例举中药作为反证。严谨的讲,药物质地轻重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是前人用药的经验总结,因为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故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从一个侧面论述了与药物升降浮沉有关的作用因素。 精彩回顾: 知道了中药的行走方式,就明白了中药药效! 癌症在发作前的2年征兆,放到圈子很多人会感激你一辈子! 壹周资源 「人纪之针灸系列」全套课程视频限时赠送 中医人必学的九大课程推荐 附赠全套课程视频下载 周一到周五工作日14:00,周末早上7:00 打开杏林学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kl/11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关幼波治疗脂肪肝的经验方,抓住了两个关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