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旋覆花汤张仲景的疏肝理气和血化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317/5252006.html 旋覆花在张仲景所开的多方中就出现了2次。一为《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篇:“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其次是《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则半产漏下(小产),旋覆花汤主之”。 旋覆花汤为张仲景所创,但却由后世医学家发扬光大的。现代广泛用于治疗胸痹、噎膈、咳嗽、肋间神经痛、偏头痛、臌胀、胃脘痛、面瘫等多种病症。 清代名医叶天士取旋覆花汤具有辛通之用,视之为“辛润通络”之祖方,所谓络病“宜辛甘润温之补,盖肝为刚脏,必柔以济之”“凡久恙必人络,络主血,药不宜刚”“议以辛润宣畅通剂”“辛润通络”等。叶天士在旋覆花汤的基础上悟出络病治法。吴鞠在前人基础上创制了香附旋覆花汤用于肝气郁滞脾胃痰湿中阻之证。 旋覆花 对于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所谓“众花皆升,旋覆独降”,表明旋覆花的功效有其特殊性。 旋覆花味苦、辛、咸,性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临床多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呕吐噫气。 古往今来医药书中对旋覆花有不少记载。《本经》:“味咸,温。主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强调的是“主治结气”。《名医别录》则谓“味甘,微温,冷利,有小毒。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胧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强调的是“消痰饮”、“通血脉”。 组成与用法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原方为:“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述药材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关于新绛,它是古时官员帽子上的璎珞,但现在也无法寻找到入药了,后世用给其染色的茜草代替。因茜草主入肝经,功专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肝脏气血瘀滞疼痛之常用之品。 王子杰在其《绛香园古方选注》这样评价此方:“旋覆花汤,通剂也,治半产漏下,乃通因通用法。仲景云:妇人三十六病,千变万端,无不因虚、积冷、结气三者而成。故用旋覆花散结气,通血脉,全用葱之青白,开积冷,安胎气,佐以茧丝补脾气。 绛乃红蓝花染就,并得乌梅、黄柏之监制,则通血脉之中,仍有收摄之妙。余因其义,采用新绛和血,青葱管利气,再复理气血之品,配合成方,移治郁结伤中,胸胁疼痛等证,屡有殊功。”可谓是一语中的,将旋覆花汤的原理与作用讲的明明白白。 现代用此方梳理肝气、和血化瘀有一医案可供参考。 赵某,女,39岁。症状为左胸胁部隐痛2个月余。患者平素性情急躁,近2个月来常感左胸胁部隐痛,以手抚之稍舒,注意力分散时不痛,生气时加重,时有口苦,纳谷正常,小便正常,大便偏干,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 医师辨证为肝气不舒,肝络不和即《金匮要略》里所说的肝着。因此治疗原则是:疏肝理气,和血化瘀。 医师开方:旋覆花12g(布包),茜草10g,柴胡10g,延胡索15g,炒白芍20g,当归12g,川芎15g,香附10g,炙甘草10g,葱1根。共21剂。每天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一个疗程后病情有所好转。 禁忌事项 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酢物、猪肉、冷水等。 (如需使用请咨询当地医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kl/10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姜泻心汤胁痛肝炎,胃胀痞满,肠溃疡,梅
- 下一篇文章: 张锡纯参赭培气汤及现代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