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一起慢慢变老阿尔兹海默症医案分享
岁月静好,不知不觉中我们在一起慢慢变老,有的时候脑中会不会呈现这样一个画面: 当我们老了,子女们成家立业,在异乡打拼,我们独自在家或养老院里生活,手脚开始不灵便了,脑子也慢慢不听使唤了,有时会记不起家人的名字,记不起自己身在何处,甚至记不起自己是谁?…… 这将是何等的悲哀和无助啊! 阿尔兹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症,是所有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万人受阿尔兹海默症的困扰;到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31亿。年《阿尔兹海默症事实和数据》(Alzheimer’sDiseaseFactsandFiguresReport)显示,每10名6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就有1人患此病。根据中国相关的数据统计,65岁以上老人每20人就有1人患阿尔兹海默症;85岁以上老人每5人中就有一人患此病。 美国梅奥诊所的报告,大多数阿尔兹海默症的患者,在确诊后的生存期在3-11年之间,但也有部分患者长达20年以上,阿尔兹海默症在美国已经是第6大死亡原因。目前西医对于阿尔兹海默症找不到病因,也没有什么特效药。一旦得了此症,病情没有什么逆转的可能性,能够维持现状已经是万幸了。 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真人秀节目《忘不了餐厅》 但是眼前的这位中医,居然通过中药使阿尔兹海默症病人明显好转,真正让我大跌眼镜。 他就是正安《辅行诀》的老师,范英志大夫。 年9月范老师的门诊来了一位71岁的老人,她的女儿陪着母亲来复诊。老人已经住养老院多年,得了老年痴呆症阿尔兹海默症已有7-8年,这几年越来越严重,已经不认识人了,生活也没有办法完全自理。 女儿十分欣喜地告诉范大夫,自从年7月首诊后,范老师同一个方子,她母亲吃了有2个月,渐渐发现她坐电梯自己会按钮了,1个月左右开始认识外孙了,最近女儿也认识了,胃口好,睡觉也好,整个人的病情在这两个月的服药期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儿说话间眼中闪着泪光,似乎自己母亲又失而复得了一般。 非常好奇范老师给这位病人开了什么方子?怎么同一个方子一吃两个月,还那么有效呢? 范老师的原方如下: 生地15克,茯苓30克,旋覆花15克,黑豆(先浸泡一夜)11克,板栗11个,猪心50克,啤酒ml(冲),炙甘草10克,制远志9克,生黄芪15克,五味子10克,党参15克,麦冬10克,水煎日服4-6次。 这是什么方子?不仅有药,居然还有酒、有肉、有菜? 范老师说:“这就是《辅行诀》五大虚劳方中的大调神补心汤加减。” 大调补心汤原方的记载如下: 生地3两、茯苓6两,旋覆花3两,藿(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三两,栗仁11枚,捣碎,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次内麦酒2升,煮取4升,温服1升,日三夜一服。 《辅行诀》果然是本奇书! 相传,伊尹的《汤液经法》传承分了两支,一支是张仲景的《伤寒论》经方一派,以六经辨证为主;另一支就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也就是道家辅助修行之法诀,以五脏为辨证体系,每一脏对应5味药,共25味常用药,据说《辅行诀》中有不少是来自已经失传的《汤液经法》的原方。 门诊这位病人,首诊时神情呆滞,不能辨认人,寸口脉数,左侧人迎和右侧太溪脉弱,趺阳脉大。舌紫苔白有裂纹。在中医来看是属于心神失养的虚劳病。心藏脉,脉舍神,心为君主之官而出神明。心病虚劳,则克心火的肾水就会来乘之。也就是,“君主一病不起,乱臣贼子就来祸乱朝纲。” 此为复诊时的舌苔照 和治疗反馈 此方,君药为补肾的生地、臣药为泻肾的茯苓,茯苓量倍于生地,而呈泻肾之局,也就是对“谋逆之臣”进行“招安和平定”。而另一个佐臣旋覆花,俗说“诸花皆升,旋覆独降”,旋覆花既有升也有降,也就能够起到沟通心肾,在君臣之间起了一个很好地桥梁作用。 另外,方中还有一菜(黑豆)、一果(板栗)、一谷(啤酒)、一畜(猪心)。《黄帝内经》有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伊尹是医生也是厨师,用酸、苦、甘、辛、咸五味,其合化对应五行五脏来治病,真是炉火纯青,让人拍案叫绝啊! 范老师开完新的处方以后,对于病人的女儿说,“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日常的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平时你和她讲话,尽量握住她的手,人类的沟通感知最敏锐的两个地方就是手和唇。” 握着妈妈的手,亲亲妈妈的脸……不是所有的药都可以被写进医嘱,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够重来一遍,对于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们,更多的陪伴、心与心的交流、倾听和早期白癜风症状图片白癜风能完全治愈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gx/6070.html
- 上一篇文章: 痛风真的一点肉都不能吃遵循这3原则,合理
- 下一篇文章: 咳血便血呕血来找茬,神医叶天士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