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

  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本类药物皆入肝经,多为介类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之主要功效。部分平肝息风药物以其质重、性寒沉降之性,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降逆、凉血等作用,某些息风止痉药物兼有祛风通络之功。

  平肝息风药主要用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病证。部分药物又可用治心神不宁、目赤肿痛、呕吐、呃逆、喘息、血热出血、以及风中经络之口眼斜、痹痛等证。使用平肝息风药时,应根据引起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病因、病机及兼证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配伍。

  如属阴虚阳亢者,多配伍滋养肾阴药物,益阴以制阳;肝火上炎者,多配伍清泻肝火药物;兼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者,当配伍安神药物;肝阳化风之肝风内动,应将息风止痉药与平肝潜阳药物并用;热极生风之肝风内动,当配伍清热泻火解毒之品;阴血亏虚之肝风内动,当配伍补养阴血药物;脾虚慢惊风,当配伍补气健脾药物;兼窍闭神昏者,当与开窍药配伍;兼痰邪者,应与祛痰药配伍。

  本类药物有性偏寒凉或性偏温燥之不同,故当注意使用。若脾虚慢惊者,不宜用寒凉之品;阴虚血亏者,当忌温燥之品。

  平肝息风药可分为以平肝阳为主要作用的平抑肝阳药和以息肝风、止痉抽为主要作用的息风止痉药二类。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平肝息风药多具有降压、镇静、抗惊厥作用。能抑制实验性癫痫的发生,可使实验动物自主活动减少,部分药物还有解热、镇痛作用。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凡能平抑或潜镇肝阳,主要用治肝阳上亢病证的药物,称平抑肝阳药。又称平肝潜阳药。

  本类药物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具有平抑肝阳或平肝潜阳之功效。主要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和肝火上攻之面红、口苦、目赤肿痛、烦躁易怒、头痛头昏等症。亦用治肝阳化风痉挛抽搐及肝阳上扰烦躁不眠者,当分别配伍息风止痉药与安神药。

代赭石 Daizheshi

  《神农本草经》

  为三方晶系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Haematitum)的矿石。主产于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开采后,除去杂石泥土,打碎生用或醋淬研粉用。

  性能:苦,寒。归肝、心经。

  功效: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应用: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本品为矿石类药物,质重沉降,长于镇潜肝阳;又性味苦寒,善清肝火,故为重镇潜阳常用之品。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目眩晕、目胀耳鸣等症,常与怀牛膝、生白芍等滋阴潜阳药同用,如镇肝息风汤,建瓴汤(《医学衷中参西录》);若肝阳上亢,肝火上升所致的头晕头痛,心烦难寐,可配磁石、冰片、半夏等,如脑立清(《上海市药品标准》)。

  借其重镇、清肝之效,亦可用治小儿急慢惊风,吊眼撮口,搐搦不定,如《仁斋直指方》单用本品醋煅,细研水飞白汤调下。

  2.呕吐,呃逆,噫气。

  本品质重性降,为重镇降逆要药。尤善降上逆之胃气而具止呕、止呃、止噫之效。

  用治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噫气不止等证,常与旋覆花、半夏、生姜等配伍,如旋覆代赭汤(《伤寒论》);若治噎膈不能食,大便燥结,配伍党参、当归、肉苁蓉等,如参赭培气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宿食结于肠间,胃气上逆不降,大便多日不通者,可配伍甘遂、芒硝、干姜等同用,如赭遂攻结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3.气逆喘息。

  本品重镇降逆,亦能降上逆之肺气而平喘。用治哮喘有声,卧睡不得者,《普济方》单用本品研末,米醋调服取效;用治肺肾不足,阴阳两虚之虚喘,每与党参、山茱萸、胡桃肉、山药等补肺肾纳气药同用,如参赭镇气汤(《医学衷中参西录》);若治肺热咳喘者,可与桑白皮、苏子、旋覆花等同用。

  4.血热吐衄,崩漏。

  本品苦寒,入心肝血分,有凉血止血之效。又本品善于降气、降火,尤适宜于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出血证。可单用,如《头门方》以本品煅烧醋淬,研细调服,治吐血、衄血;《普济方》用代赭石研为细末,醋汤调服,治崩中淋沥不止。

  如因热而胃气上逆所致吐血、衄血、胸中烦热者,可与白芍、竹茹、牛蒡子、清半夏等配伍,如寒降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用治血热崩漏下血,可配伍禹余粮、赤石脂、五灵脂等,如震灵丹(《和剂局方》)。

  用法用量:煎服,10~30g;宜打碎先煎。入丸、散,每次1~3g。外用适量。降逆、平肝宜生用,止血宜煅用。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因含微量砷,故不宜长期服用。

  鉴别用药:代赭石与磁石均为铁矿石类重镇之品,均能平肝潜阳、降逆平喘,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及气逆喘息之证。然代赭石主入肝经,偏重于平肝潜阳、凉血止血,善降肺胃之逆气而止呕、止呃、止噫;磁石主入肾经,偏重于益肾阴而镇浮阳、纳气平喘、镇惊安神。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2.《别录》:“主带下百病,难产,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

  3.《医学衷中参西录》:“能生血兼能凉血,而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又“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为主,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正品钉头赭石含铁60%以上,并含镉、钴、铬、铜、锰、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尚含对人体有害的铅、砷、钛。

  2.药理作用:本品对肠管有兴奋作用,可使肠蠕动亢进;所含铁质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新生;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用代赭石30~60g研细末,水煎取浓汁ml,分为3次口服,治疗腹部术后顽固呃逆,一般服药3小时后可使呃逆症状明显减少或消失(《山东中医杂志》,,11:);用代赭石、芦荟各30g,研细末制成丸剂。每服6g,治疗顽固性便秘余例,均获满意效果(《山东中医杂志》,,3:28)。

  另有用代赭石等治疗牙痛、脱发、梅核气、胆汁返流性胃炎等。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本文摘自《中药学》,由彭鑫博士工作室编辑整理提供。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白癜风忌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gx/3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