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山草药芦根的传说和功效
-------------------------------------------------------------------------------------------------------------------------------------------------------------------------------------------------- 江南有个山区有家开药铺的老板,由于方圆百里之内只有他这么一家,所以这个药铺老板也就成了当地的一霸,不管谁生了病都得吃他的药,他要多少钱就得给多少钱。 有家穷人的孩子发高烧、病得很重。穷人来到药铺问药,药铺老板说:“退热得吃‘羚羊角’,五分羚羊角,十两银子。”穷人说:“求你能不能少要点钱啊,这么贵的药咱穷人哪有钱买得起呀!” 药铺老板说:“吃不起就别吃,我还不想卖呢。”穷人没钱买,只有回家守着孩子痛哭。 这时,门外来了个讨饭的叫花子,听说这家人孩子发高烧,家里又穷得买不起那位药铺老板的药,便说:“退烧不一定非吃羚羊角。”穷人急问:“还有便宜的药吗?”“有一种药不花一个钱。”“什么药?”“你到塘边挖些芦根来用水煎了给孩子喝。” “芦根也能治病?”“准行。”穷人急忙来到水塘边上,挖了一些鲜芦根。他回家煎好给孩子喝了下去,不久,孩子果然退了热。 从此,这里的人们发高烧时就再也用不着去求那家药铺了。芦根成了一味不花钱的中药。 关于生芦根粥功效大家都清楚吗?下面就让我来给您具体的介绍一下,希望大家喜欢。 生芦根粥功效一 1.《名医别录》: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2.《药性论》:能解大热,开胃。治噎哕不止。 3.《唐本草》: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患者弥良。 4.《日华子本草》:治寒热时疾烦闷,好孕人心热,并泻痢人渴。 5.《日用本草》:解河豚鱼毒。 6.《本草蒙筌》:解酒毒、鱼蟹中毒。 7.《本草原始》:治干呕霍乱。 8.《玉楸药解》: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治噎哕懊憹。 9.《医林纂要》:能渗湿行水,疗肺痈。 10.《天宝本草》:清心益肾,去目雾,头晕,耳鸣,疮毒,夜梦颠倒,遗精。 11.《中国药植志》:治便秘。 12.《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 13.《山东中药》:治浮肿。 14.《四川中药志》:治斑疹舌燥及津少。 15、《本草纲目》:按《雷公炮炙论·序》云,益食加觞,须煎芦朴。注云,用逆水芦根,并厚朴二味等分,煎汤服。盖芦根甘能益胃,寒能降火故也。 生芦根粥功效二 16.《本草经疏》:芦根,味甘寒而无毒。消渴者,中焦有热,则脾胃干燥,津液不生而然也,甘能益胃和中,寒能除热降火,热解胃和,则津液流通而渴止矣。客热者,邪热也,甘寒除邪热,则客热自解。肺为水之上源,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始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而主二便,三家有热,则小便频数,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肺、肾、脾三家之热解,则小便复其常道矣,火升胃热,则反胃呕逆不下食及噎哕不止;伤寒时疾,热甚则烦闷;下多亡阴,故泻利人多渴;孕妇血不足则心热,甘寒除热安胃,亦能下气,故悉主之也。17.《医学衷中参西录》:《千金》苇茎汤,释者谓苇用茎而不用根者,以肺原在上,取本乎天者亲上也。而愚则以为不然。苇之根居于水底,其性凉而善升,患大头瘟者,愚常用之为引经要药,是其上升之力可至脑部,而况于肺乎?且其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而又味甘多液,更善滋养肺阴,则用根实胜于茎明矣。今药房所鬻者名为芦根,实即苇根也。其性颇近茅根,凡当用茅根而无鲜者,皆可以鲜芦根代之也。 芦根 别名:芦茅根、苇根、芦柴根 芦根为高大草本芦苇的根茎,根茎横走,于全年皆可采收,采收后清理干净,除去须根、芽等,晒干用或者生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皆有生长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消肿。多用于呕吐、胃热、烦躁、肺热咳喘等 服用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 古籍摘要: 《名医别录》: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药性论》:能解大热,开胃。治噎哕不止。 良方精选: 《方1》 配方:芦根适量 制法:芦根加水适量煎浓汁,滤渣取汁 用法:代茶饮 功效:缓解呕吐。 《方2》 配方:鲜芦根、通天草(鲜品加倍)各30克 制法:将上述中药加水煎煮,滤渣取汁。 用法:每日1剂。 功效:利尿消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畅 《方3》 配方:鲜芦根克 制法:鲜芦根洗净,榨汁。 用法:代茶饮、每次毫升,每日3~5次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适用于丹毒初起,色鲜红,伴恶寒发热、头痛、口干、舌红者 《方4》 配方:芦根15克,咸鸭蛋泥适量。 制法:芦根与咸鸭蛋泥水煎。 用法:每日1剂,分多次温服 功效:适用于牙龈发炎疼痛不止者 《方5》 配方:芦根50克,冰糖适量 制法:芦根煎汤1碗,加冰糖拌匀。 用法:早晨空腹1次服下,连服7日, 功效:香口除臭 《方6》 配方:芦根、代赭石各15克,柿蒂、旋覆花各10克 制法:将上述所有中药加水煎煮,滤渣取汁 用法:代茶频饮,温服。 功效:泻火止呕,适用于腹胀呕吐、反胃等症状 《方7》 配方:芦根、菊花、冬瓜皮各30克 制法:将上述中药加水煎煮,滤渣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2~3次服 功效:清热祛风,适用耳鸣 ↓↓↓↓↓. 推荐:更多民间中医健康资讯,长按手指扫描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gx/11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癌毒理论辨治肺癌经验述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