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ldquo灭火rdquo就
程少为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00805/8096390.html 说到上火,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也能够判断一二,比如长口疮就是上火的典型表现;一连好几天加班,眼睛都熬红了,还心烦气躁,咽干口燥,是上火了;小孩儿无缘无故哭闹,睡不安稳,总发脾气,苔黄,小便黄,也是上火了。似乎上火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常客。 夏季,人体内的热量较为旺盛,如不注意饮食清淡和规律生活极易“引火上身”。 上火,首先应先区分是内火还是外火。 内火 内火是因脏腑、气血功能不正常,导致身体阴阳失衡而上火。如食火、情志之火及脏腑功能亢盛导致之火。 外火 外火是指由外界气候、外部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上火现象。最常见的就是风、寒、暑、湿、燥、火等天气现象超过了人的耐受能力,就成为了一种致病因素,人体感受了这种致病因素而出现火热症状。 实火 实火是人体某一脏器的阳气绝对过盛或是病邪郁滞化火等原因所致,其病势较急,病程短,上火症状明显。实火还分心火、肝火、肺火等不同类型。春季常见的是心、肝、脾、胃的实火。 虚火 虚火则是由阴气不足内伤劳损等产生内热,虚火者一般病势缓,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常见于老年人和体弱者。当然,也有虚实夹杂的火,如有人素来脾胃虚弱,又因饮食不消化而致积滞便秘而出现上火,这样的情况就属于虚实夹杂的情况。 通常内火可分为实火和虚火,而外火一般表现为实火。 一般治疗实火,常用清热泻火药,但症状较轻者,不可使用过于寒凉的药物。虚火常使用滋阴药调理,如知柏地黄丸,但不可随便大量使用。 而对于虚实夹杂的上火证就需补泻兼施了。因此,有些人一上火就盲目的买“去火药”,不分自己上的是什么火,也不分是哪里上火,这样做法实在是不可取。 黄连上清片源自明龚庭贤《万病回春》,为去火良药。国家基药、医保甲类品种。 组方:黄连,栀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 解表药:荆芥、白芷、防风疏风散寒,蔓荆子、菊花、薄荷辛凉透热,六药同用表寒表热皆可解。 清热药:连翘、金银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石膏,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止咳药:桔梗、旋覆花、甘草,可理气化痰,清热利咽; 泻下药:大黄,泻下功积,清热泻火。 川芎活血止痛,是治疗头痛、胸痛的要药。 诸药合用,能够散风清热,泻火止痛。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表里双解,通畅三焦。因此用途之广泛,绝对不限于“上清”二字。 黄连上清丸属于OTC甲类中成药,药物的安全性高,可谓清火药中的上品。当然因为黄连上清片有清热的作用,偏寒凉,脾胃虚寒者和孕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 总之,对于上火,首先要明确火的性质,内外、虚实以及在什么部位,选药时才能更有针对性,这样去火才能收到较佳的疗效。平时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以增强体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zy/8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拍好舌头照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