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的诗意解读48
第四十八篇从贺知章诗句谈开去 贺知章有诗句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见到柳树上细叶纷出,不知是谁裁办的?深究处,原来是二月春风之所为。这里边,道出来一个道理就是,看到一些表象,一定要知道导致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作为中医师,临床时,看到诸症纷杂,一定要理清其中导致这些症状纷呈的根本原因在哪里,这样方能对证用药,手到病除。这种能力,是对中医师的最其码要求。为了更好地说明之,我们还是举《金匮要略》中的条文来具体详解。——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7条云:“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旋覆花汤方,皆同。 旋覆花汤方: 旋覆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我以前说过,张仲景先师是最会教弟子学问的,老师知道哪里是难点,哪里是学生最不易掌握的重点,当一些条文不易理解的时候,老师会将那条文里的一些个难点、重点先亮出来,“先入为主”,先给学生提一个醒儿,然后再分论。这一条,主是这样的!大家知道,这一条主要是讲肝著证,即肝经的气血郁滞之证,肝经的气血郁滞当然是这一条的重点了,再说这条中的肝经郁滞之证的一些症状表现,却非在肝部,而是在肺部上,这是一些比较“特殊”的症状表现,一般不容易理解。为此,仲景师特意将重点,先点明,起笔就说道:“肝著”,将证先摆明,然后下边谈到肺部的一些问题时,也要时时想到肝著这个证,不致以学生思维混乱。这,是很好的“教学”方式!下边,我们顺着张仲景老师的思路分析理解此条: 首先,这是一个“肝著”证,这一点要记清。肝著,就是肝经气血凝著不行,郁滞了,那么肝经气血郁滞不行,会导致哪些症状发应呢?张老师告诉我们—— “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就是说,这个人常常会舒展按揉他的胸部。这就有点“奇怪”了是不是?一个肝经气血郁滞的病,症状反应怎么就会“跑”到肺胸部上来了?因为,诸君知道肝本是在胁肋部,肝经气血郁滞通常是要突出表现在胁肋部不适的呀,怎么这个人老想去按揉其“胸上”?——“不知细叶谁裁出?”这个“症状”(细叶)是如何导致(谁裁出)的呢?这时候,诗人与医生的思维是一样的了,就是要透出现象看到本质!特别是要具备透过一些貌似“互不搭边”的现象,认识出其事情的本质来。柳叶,是从柳树上长出来的;柳树之所以能长出柳叶,那是因为春天到,春风吹来,万物得春气“苏醒”了。现在这个人胸上不适,老想揉一揉、按一按;胸上按一按、揉一揉就舒服了,这是为什么?本质原因在哪里?是不是肺部的问题?且慢,在这一条,张仲景老师在起笔之初就告诉我们了,这一条讲的是“肝著”,肝与肝经的问题!于是,我们就会深思了——肝与肝经气血郁滞不行了,怎么症状反就就表现在了肺胸部?这,就是仲景师讲课的妙处!循循善诱,让我们去思考! 带个疑问,我们会接着往下看—— “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就是说,这个病先期还没到严重程度的时候,病人只是想喝一些热饮,喜欢喝热饮。这提示我们这个证因,一定是寒的。再勾回头看张老师起笔就道明的“肝著”证,我们就会想到这个肝著证,当是寒凝血脉所致的,也就是说,是寒凝滞了肝与肝经上的气血,使其气血著而不行。大家知道,肝与肺是人体的很重的一套气机,肝肺气机也。肝与肺,像一根“气管”一样,是我们人身的一套气机。肝与肺是一个“管子”的两端,上下两部分,下部肝气血凝滞不通了,气血郁滞了,就像一个气管下半端被“捏住”了,那么气或血呀这些物质,当然往上去,肺部当然就会觉着胀疼不休了。这,就是问题的实质!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呀!我们作为中医师,惟具有诗人贺知章这样透出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了,我们在临证时,才能做到辨证清楚,对证用药,手到病除。 这一条就是讲的肝著证,在最初时候,发病之初时,患者想要喝些热饮,还常常揉按胸上,这是两个典型突出的症状反应,当然也会别有诸如胸胁不舒、嗳气、食欲不振、乏力等,但病人不停揉胸上这个反应比较“特殊”一些,也就是说,会引起人的“误解”,误会是肺部的疾病,因此仲景师特别点出来了。怎么办?旋覆花汤主之!旋覆花咸温,下气散结;葱白沟通阳气,新绛活血化瘀也。三药并用,通肝之气血,散肝经寒结,气血通寒结散,诸症自解也! /7/2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tz/8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飞检来袭又有9家药企被收回GMP证书
- 下一篇文章: ISOV愈创天蓝烃KIT俘获每一寸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