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生大夫关于三高之首ldquo
提及高血压,近乎无人不知,似是“三高”之首,威名赫赫。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谈虎色变和漠然视之,都是不可取的。 那些血压长期居高不下及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在血压监测之下服用降压药,不失为维稳保命之计。 舍此,当积极寻求中医的帮助,求之于因,对因治疗,即能达到摆脱终生服药的命运。 更重要的,中医的长处在于减缓和消除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祛除自觉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同时,可以减少服用降压药对于肝肾之负担与损伤。 高血压,究其根本,只不过是血液对于血管的一种侧压力。是一个数值,而不是一种疾病。 根据中医的三因制宜,人的禀赋不同,所处的地域不同,季节的不同,血压自不相同。 曾经有一位师长,有关高血压的论述很有意思,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人体非常奥秘,有着各种自我调节机制,血液循环也一样。 我们知道,大脑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属于供血的优先级单位,当大脑缺血的时候,心脏就加剧收缩,增加输出量,从而升高血压。而真实的情况是,大脑的缺血问题一般和心脏输出量没有必然关系,而是与颈部肌肉韧带的僵化和颈动脉硬化有关。 所以,高血压是对脑缺血的应激反应。 由此得出高血压的一种治法:松解颈部肌肉和韧带僵化对血管的压迫,降脂,软化血管。 下面是一个典型案例 请输入 患者刘某,男,50岁。以高血压眩晕、头昏脑胀、失眠多梦、颈项僵硬为主诉就诊。自述服用三种降压药不能控制。测血压/mmHg。望舌质紫黯,苔黄。平脉象双尺弱,右关浊,左寸滑,左关弦数。诊断为颈椎病。肝阳偏亢,肾虚肝风内扰证。空针于枕骨粗隆下、项韧带、胸锁乳突肌解结,微针行坛城针法。中药处方:天麻钩藤饮加代赭石、旋覆花、生山楂、绞股蓝、昆仑雪菊、墓头回。患者针毕即觉诸症大减,喜不自胜。安心回家服药,一周针灸两次,两个月后口服西药改为一种,血压稳定在/85mmHg左右,自觉症状消失。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自有并行世界之道理。对于慢性病来说,我们不可不知中医呀! 简介 请输入 扫描客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tz/8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煎煮和服用的方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