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耳鸣的常用方药
导读: 本文从辨治思路、用药心得、辨证施药、验案选粹、日常保养五个方面,边说道理边结合案例阐述耳鸣,很是实用。 一、辨治思路 耳鸣乃耳内有声响的自我感觉,是一种症状,多见于梅尼埃综合征、神经官能症、高血压、颈椎病、脑动脉硬化、中耳炎等多种疾病。 在治疗时,除了要常规辨证外,最好再兼顾一下原发病。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透彻地了解病情,并更深层次地治疗耳鸣。或者说,只要原发病得以缓解,耳鸣的症状也将随之好转。 特别是棘手的耳鸣,找到原发病往往就是关键所在。此病新病易治,久则难痊。具体难易程度取决于原发病的特征。 实证耳鸣多与水湿、痰瘀、风热、肝火等有关。 水湿为患多见于梅尼埃综合征等,可兼见头昏蒙而眩、易呕吐等症状。针对于此,可选半夏、石菖蒲、泽泻等品,使水湿得化而耳内纯净。 法半夏,治失眠也有奇效 戳蓝字查看 痰瘀为患多与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等有关。正因痰瘀内停,才使得气血受阻,耳内自鸣。升清开窍等法虽可充耳止鸣,但祛痰瘀、通耳道更为重要,此乃治本之法。由于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等病属难治病,故水蛭、僵蚕等虫药当为首选。 风热为患多见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散风热最好选兼散解毒的金银花、连翘等。若患者兼见里热证,可选黄柏、栀子协助祛邪。黄柏入肾,又耳为肾之窍,故它可清耳之邪热;栀子兼能除烦,多熟患者会因这种“莫名噪音”心烦意乱,故理应选之。 有种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又称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多为急性期没有得到及时与恰当的治疗所致),治疗相对棘手,它多与邪滞耳内,气血不畅有关。针对此病,除了泻热解毒外,活血通络亦很重要。 若是化脓性中耳炎,还需添加天花粉、桔梗、白芷等排脓之品。严重的可加蜈蚣、全蝎,虚弱的可加黄芪、蜂房。 有时病情在郁怒之后明显加重,说明肝火上扰为其诱因,此时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等,具体视病情而定。 虚证耳鸣多与脾虚、肾虚等有关。脾虚者,气血乏源且清阳不升,耳窍失养,可发为耳鸣。多见于脑力劳动者和性善思虑之人(思伤脾),亦可为梅尼埃综合征的病理基础(脾虚湿盛),此时可选人参、黄芪、苍术、茯苓等来对症治疗。 苍术 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 肾虚者,精血不足且髓海空虚,耳窍因之而自鸣。多见于房劳过度患者或年老内耳退化者。肾虚有阴阳之分。阴虚常伴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等症,且每因彻夜未眠而耳鸣加重。此证选熟地、龟板、磁石为宜。阳虚患者常伴性欲减退、肢冷畏寒等症,另外还可表现反应迟钝、智力下降等。此证可选鹿角、淫羊藿、人参等温补肾精。 其实,临床所见的顽固性耳鸣多数是虚实夹杂、多证互参的,例如老年人耳鸣,多半属肝肾亏虚与痰瘀阻窍综合所致,这就需要我们细致、周全地辨证用药了。 二、用药心得 1、苍术 梅尼埃综合征症见眩晕耳鸣等,是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膜迷路积水,所以可以理解为中医里的水湿上犯于耳。 治疗之法:一是化水湿,二是补肾。化水湿我最喜欢用苍术。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皆属于脾。苍术可以补脾化湿,效果明显,且标本兼顾,与泽泻、茯苓等同用,每每可以获效。 2、骨碎补 耳为肾所主,故耳病多从肾治。肾虚引起的耳鸣耳聋,可以用骨碎补补肾聪耳。实证引起的,它可以起到引经药作用,引药入耳。 骨碎补 苦、甘,温;归肝、肾经 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链霉素等药引起的耳鸣耳聋,骨碎补可以治疗并对抗其毒副作用。有资料说:单用此药30克,3周就可以消除中毒症状。 3、石菖蒲 湿浊蒙蔽之耳病,石菖蒲可以化湿豁痰,避秽开窍。另外,中老年人因耳内血循环较差引起的耳鸣耳聋,治疗多数以补肾活血、行气开窍为思路,此时也是石菖蒲大显身手的时机,但需要与六味地黄丸、水蛭、川芎等联用。 4、葛根 有些患者因为颈椎病、脑动脉硬化、脑梗死等引起耳鸣,从患者的脉症上看,多数属于痰瘀阻络,清气不升,我多在活血化瘀通络等药的基础上加葛根,取其升清以降浊之功。这与药理学认为它有扩张血管、改善脑供血的功能不谋而合。 其实,我也多用它治疗脑血栓、颈椎病等。此类病组方时经常巧遇石菖蒲,石菖蒲可以开窍,为葛根的升清降浊提供通路,葛根的升清降浊又能协助石菖蒲化浊避秽,以净化心脑。 葛根 甘、辛,凉;归肺、脾、胃经 疏散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5、鹿角 肾精亏耗,髓海空虚,发为耳鸣耳聋,补肾填精之品众多,唯血肉有情之品最效。脑以阳为荣,鹿角又善补阳,重症耳鸣耳聋患者属精血不足的,我一定会用此药温阳补精,益髓充耳,从而最大限度恢复耳的功能。此药多用于老年人耳病。 6、蝉蜕、蔓荆子 此病有时与风有关。外感热病为外风,情志不遂引起肝风为内风,此二药均有息内外风功能,且效果极佳。 蝉蜕能安神,对神经衰弱、失眠患者耳鸣尤为适宜。蔓荆子又能升清通窍,使用到30克以上时效果显著。而且,此二药对虚证、实证皆无妨,故常用之。 三、辨证施药 1、外感风热 鼻塞流涕,头痛咳嗽,耳内胀满,耳鸣音调低沉,舌淡红苔白,脉浮数。用药可选金银花、连翘、蝉蜕等。 2、肝火上扰 口苦心烦,急躁易怒,耳鸣声音较大,且随情绪而变化,舌红苔黄,脉弦数。用药可选龙胆草、栀子、柴胡等。 3、痰湿上犯 头昏而沉重,或见眩晕,耳鸣耳聋,胸闷纳差,舌淡苔腻,脉滑。用药克选半夏、石菖蒲、白芥子等。 石菖蒲 辛、苦,温;归心、脾、胃经 开窍醒神,宁心安神,化湿和胃 4、肝肾阴虚 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眼花咽干,耳鸣声音如蝉,舌红苔薄,脉细数。用药可选龟板、熟地、磁石等。 5、脾肾阳虚 肢冷畏寒,食少纳差,性欲低下,头昏耳鸣,过劳加重,舌淡,脉沉弱。用药可选人参、黄芪、鹿角等。 四、验案选粹 验案一: 朱某,男,64岁。耳鸣半年,加重10余日。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耳鸣,时发时止,声如蝉鸣,每于前一夜睡眠不足时加重,夜里耳鸣时又影响睡眠。近半月耳鸣加重,声大无休止,甚为苦恼,医院诊断为脑供血不足,遂来求治。 患者体瘦,面色晦暗,耳鸣无休止,响声较大,头昏,时有头痛,失眠健忘,面部时而烘热,腰腿酸软无力,舌微颤,舌质黯,苔薄微黄腻,脉细涩。 诊断:耳鸣 处方: 龟板30克何首乌30克白芍30克 酸枣仁20克胆南星10克白僵蚕15克 地龙20克土鳖虫20克川芎15克 石菖蒲15克葛根50克蔓荆子30克 服药7日,耳鸣时发时止,较前减轻,睡眠实,余症减。继服7天,基本痊愈,至今连续两月未作。 体会: 患者年过六旬,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故见失眠健忘、腰腿酸软;虚火上炎,故见面部烘热;阴血不足,虚风内动,故见失眠、舌颤;虚火灼伤津血,内生痰瘀,阻于清窍,故见头昏头痛;脑供血不足而耳鸣顽固。 耳鸣为病,一因肾精不足,脑髓空虚,二因痰瘀上犯,阻于耳窍,使气血不通,内耳失养,用药自然要滋补肝肾,活血化瘀,开窍充耳。 僵蚕 咸、辛,平;归肝、肺经 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方中龟板、何首乌、白芍、酸枣仁补血填精,潜阳安神,益肾荣耳,治其本虚。 痰瘀为虚火熏灼而生,用药宜凉,故选胆南星、白僵蚕清化热痰,地龙、土鳖虫凉血祛瘀。川芎行气血,石菖蒲开诸窍,葛根、蔓荆子升阳开窍利耳,从而使瘀化痰除,耳窍宣通,气血精津能上行入窍,濡养内耳,此为治其实。 最终本虚得补,标实得消,故耳鸣渐愈。 验案二: 杨某,女,60岁。阵发性眩晕伴耳鸣10年,加重1周。 患者10年前突发眩晕,伴耳鸣、恶心等症状,在医院被诊断为梅尼埃综合征。经过对症处理,症状消失。此后经常不定期发作,尤其生气或忧郁最容易诱发,每次持续时间多在3天左右。 1周前因为家庭琐事而郁闷寡欢,旧病复发,症状同前,服药、输液5日,无效果,遂求中医治疗。 时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动则尤甚,耳鸣,略有耳聋,平素易咳痰,色白量多,晨起口腻,舌淡苔白滑,脉滑尺沉。 诊断:眩晕、耳鸣(梅尼埃综合征) 处方: 半夏15克白术20克天麻15克 钩藤20克苍术20克茯苓30克 泽泻30克石菖蒲20克旋覆花30克 路路通20克仙鹤草50克何首乌30克 淫羊藿30克蔓荆子30克 服药至第二剂时,症状大减,眩晕止,略有耳鸣。3剂时,症状消失,去天麻、钩藤、泽泻,加葛根30克,白芥子15克,连服5剂。至今两年,未曾发作。 体会: 患者年过半百,脏腑功能渐衰,肾虚则水犯为痰,脾虚则湿盛生痰,痰湿内盛,故见咳痰量多;因情志不遂引动肝风,夹痰湿浊阴之邪上犯清窍,故见眩晕;上犯于耳,故见耳鸣;横逆犯胃,故见恶心呕吐。由此可见,此病脾肾两虚为其本,风痰湿邪为其标。 钩藤 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方中白术、苍术、茯苓健脾利湿,何首乌、淫羊藿补肾。本病病位在耳,其根在肾,故更当益肾,此乃治本之道。 半夏、石菖蒲、旋覆花、泽泻化痰湿等邪,其中半夏又善和胃止呕,石菖蒲又善开窍聪耳,旋覆花又善降气止咳、止呕、止吐,泽泻又善降浊,并使邪有出路,皆为一药多用。 路路通能疏肝解郁,通窍活血;天麻、钩藤平肝息风止眩;蔓荆子清利头目,善治眩晕耳鸣,其质轻,性升浮,用之借其升浮之性,助药力专功于上;仙鹤草治眩晕,选自民间验方。 待邪去大半,风息水降,去天麻、钩藤、泽泻,取葛根升清降浊,与方中石菖蒲共同净化脑窍、耳窍,加白芥子通络,消其伏痰,以绝后患。 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兼治,用药恰当,故效果显著。 五、日常保养 1、生活起居有规律,戒烟酒,少房事,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2、尽量不去留意耳鸣,或多做其他事情以分散注意力。避免过度紧张。 3、避免停留在噪音环境内,积极治疗原发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tz/4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全中草药图谱,附主治功效吐血整理,建
- 下一篇文章: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