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采药特辑请注意查收

菊科

野菊

中文名野菊

学名Dendranthemaindicum(L.)DesMou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春黄菊族

亚族菊亚族

属菊属

组菊组

系野菊系

分布区域广布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及西南各地。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水湿地、滨海盐渍地、田边及路旁。印度、日本、朝鲜、苏联也有分布。

植物介绍多年生草本,高0.25-1米,有地下长或短匍匐茎。茎直立或铺散,分枝或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茎枝被稀疏的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或较多。基生叶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7(10)厘米,宽2-4(7)厘米,羽状半裂、浅裂或分裂不明显而边缘有浅锯齿。基部截形或稍心形或宽楔形,叶柄长1-2厘米,柄基无耳或有分裂的叶耳。两面同色或几乎同色,淡绿色,或干后两面成橄榄色,有稀疏的短柔毛,或下面的毛稍多。头状花序直径1.5-2.5厘米,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圆锥花序或少数在茎顶排成伞房花序。总苞片约5层,外层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3毫米,中层卵形,内层长椭圆形,长11毫米。全部苞片边缘白色或褐色宽膜质,顶端钝或圆。舌状花黄色,舌片长10-13毫米,顶端全缘或2-3齿。瘦果长1.5-1.8毫米。花期6-11月。

绿蓟

中文名绿蓟

学名CirsiumchinenseGardn.etChamp.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菜蓟族

亚族飞廉亚族

属蓟属

组假附片组

分布区域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江西及四川。生于山坡草丛中,海拔-米。模式标本采自香港。模式标本的叶是不分裂的。在与牛口戳(C.shansiensePetrak)的共同分布区内,二者可能有杂交现象的发生。

植物介绍多年生,根直伸,直径达5毫米。茎直立,高40-厘米,上部或中部以上分枝,全部茎枝被多细胞长节毛,接头状花序下部常混杂以蛛丝毛。中部茎叶长椭圆形或长披针形或宽线形,长5-7厘米,宽1-4厘米,羽状浅裂、半裂或深裂;侧裂片3-4对,中部侧裂片较大,全部侧裂片边缘有2-3个不等大的刺齿,齿顶及齿缘有针刺,齿顶针刺较长,长达4毫米,自中部向上的叶常不裂,边缘有针刺或有具针刺的齿痕,针刺长达3.5毫米,通常最上部的叶边缘针刺通常集中在叶的基部或下部;或全部叶不裂,长椭圆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或线形,边缘有针刺或具针刺的齿痕,针刺长达3毫米。全部叶两面同色,绿色,无毛或沿脉有多细胞长节毛,质地较坚硬,基部叶及下部茎叶基部渐狭成长或短柄、,中上部茎叶无柄或基部扩大。头状花序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不规则的伞房花序,少有头状花序单生茎端而植株仅含有1个头状花序的。总苞卵球形,直径2厘米。总苞片约7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最外层及外层长三角形至披针形,长5-8毫米,宽1.2-2毫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成针刺,针刺长达0.5毫米;内层及最内层长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1.4厘米,顶端膜质扩大,红色。全部苞无毛或几无毛,全部或大部总苞片外面沿中脉有黑色粘腺。小花紫红色,花冠长2.4厘米,檐部长1.2厘米,不等5浅裂,细管部长1.2厘米。瘦果楔状倒卵形,压扁,长4毫米,宽1.8毫米,顶端截形。冠毛污白色,多层,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冠毛刚毛长羽毛状,长达1.5厘米,向顶端渐细。花果期6-10月。

小飞蓬

中文名小蓬草

别名加拿大蓬、飞蓬、小飞蓬

学名Conyzacanadensis(L.)Cronq.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紫菀族

属白酒草属

分布区域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原产北美洲,现在各地广泛分布。常生长于旷野、荒地、田边和路旁,为一种常见的杂草。

植物介绍一年生草本,根纺锤状,具纤维状根。茎直立,高50-厘米或更高,圆柱状,多少具棱,有条纹,被疏长硬毛,上部多分枝。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常枯萎,下部叶倒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1.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边缘具疏锯齿或全缘,中部和上部叶较小,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近无柄或无柄,全缘或少有具1-2个齿,两面或仅上面被疏短毛边缘常被上弯的硬缘毛。头状花序多数,小,径3-4毫米,排列成顶生多分枝的大圆锥花序;花序梗细,长5-10毫米,总苞近圆柱状,长2.5-4毫米;总苞片2-3层,淡绿色,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顶端渐尖,外层约短于内层之半背面被疏毛,内层长3-3.5毫米,宽约0.3毫米,边缘干膜质,无毛;花托平,径2-2.5毫米,具不明显的突起;雌花多数,舌状,白色,长2.5-3.5毫米,舌片小,稍超出花盘,线形,顶端具2个钝小齿;两性花淡黄色,花冠管状,长2.5-3毫米,上端具4或5个齿裂,管部上部被疏微毛;瘦果线状披针形,长1.2-1.5毫米稍扁压,被贴微毛;冠毛污白色,1层,糙毛状,长2.5-3毫米。花期5-9月。

剑叶金鸡菊

中文名剑叶金鸡菊

学名Coreopsislanceolata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向日葵族

属金鸡菊属

分布区域原产北美;我国各地庭园常有栽培。

植物介绍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有纺锤状根。茎直立,无毛或基部被软毛,上部有分枝。叶较少数,在茎基部成对簇生,有长柄,叶片匙形或线状倒披针形,基部楔形,顶端钝或圆形,长3.5-7厘米,宽1.3-1.7厘米;茎上部叶少数,全缘或三深裂,裂片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顶裂片较大,长6-8厘米,宽1.5-2厘米,基部窄,顶端钝,叶柄通常长6-7厘米,基部膨大,有缘毛;上部叶无柄,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在茎端单生,径4-5厘米。总苞片内外层近等长;披针形,长6-10毫米,顶端尖。舌状花黄色,舌片倒卵形或楔形;管状花狭钟形,瘦果圆形或椭圆形,长2.5-3毫米,边缘有宽翅,顶端有2短鳞片。花期5-9月。

白头婆

中文名白头婆

学名EupatoriumjaponicumThunb.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泽兰族

属泽兰属

分布区域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生山坡草地、密疏林下、灌丛中、水湿地及河岸水旁。

植物介绍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根茎短,有多数细长侧根。茎直立,下部或至中部或全部淡紫红色,基部径达1.5厘米,通常不分枝,或仅上部有伞房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被白色皱波状短柔毛,花序分枝上的毛较密,茎下部或全部花期脱毛或疏毛。叶对生,有叶柄,柄长1-2厘米,质地稍厚;中部茎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20厘米,宽2-6.5厘米,基部宽或狭楔形,顶端渐尖,羽状脉,侧脉约7对,在下面突起;自中部向上及向下部的叶渐小,与茎中部叶同形,基部茎叶花期枯萎;全部茎叶两面粗涩,被皱波状长或短柔毛及黄色腺点,下面、下面沿脉及叶柄上的毛较密,边缘有粗或重粗锯齿。头状花序在茎顶或枝端排成紧密的伞房花序,花序径通常3-6厘米,少有大型复伞房花序而花序径达20厘米的。总苞钟状,长5-6毫米,含5个小花;总苞片覆瓦状排列,3层;外层极短,长1-2毫米,披针形;中层及内层苞片渐长,长5-6毫米,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全部苞片绿色或带紫红色,顶端钝或圆形。花白色或带红紫色或粉红色,花冠长5毫米,外面有较稠密的黄色腺点。瘦果淡黑褐色,椭圆状,长3.5毫米,5棱,被多数黄色腺点,无毛;冠毛白色,长约5毫米。花果期6-11月。海拔-米。

佩兰

中文名佩兰

学名EupatoriumfortuneiTurcz.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泽兰族

属泽兰属

分布区域产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及陕西。日本、朝鲜也有。野生或栽培。野生罕见,栽培者多。野生者生路边灌丛及山沟路旁。全株及花揉之有香味,似薰衣草。湖南长沙西汉初年马王堆古墓中曾发现有该种植物保存完好的瘦果及碎叶残片。药用全草,性平,味辛,利湿,健胃,清暑热。

植物介绍多年生草本,高40-厘米。根茎横走,淡红褐色。茎直立,绿色或红紫色,基部茎达0.5厘米,分枝少或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被稀疏的短柔毛,花序分枝及花序梗上的毛较密。中部茎叶较大,三全裂或三深裂,总叶柄长0.7-1厘米;中裂片较大,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渐尖,侧生裂片与中裂片同形但较小,上部的茎叶常不分裂;或全部茎叶不裂,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4.5厘米,叶柄长1-1.5厘米。全部茎叶两面光滑,无毛无腺点,羽状脉,边缘有粗齿或不规则的细齿。中部以下茎叶渐小,基部叶花期枯萎。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及枝端排成复伞房花序,花序径3-6(10)厘米。总苞钟状,长6-7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短,卵状披针形,中内层苞片渐长,长约7毫米,长椭圆形;全部苞片紫红色,外面无毛无腺点,顶端钝。花白色或带微红色,花冠长约5毫米,外面无腺点。瘦果黑褐色,长椭圆形,5棱,长3-4毫米,无毛无腺点;冠毛白色,长约5毫米。花果期7-11月。

牛膝菊

中文名牛膝菊

学名GalinsogaparvifloraCav.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向日葵族

属牛膝菊属

分布区域产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生林下、河谷地、荒野、河边、田间、溪边或市郊路旁。原产南美洲,在我国归化。

植物介绍一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茎纤细,基部径不足1毫米,或粗壮,基部径约4毫米,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分枝斜升,全部茎枝被疏散或上部稠密的贴伏短柔毛和少量腺毛,茎基部和中部花期脱毛或稀毛。叶对生,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1.5)2.5-5.5厘米,宽(0.6)1.2-3.5厘米,基部圆形、宽或狭楔形,顶端渐尖或钝,基出三脉或不明显五出脉,在叶下面稍突起,在上面平,有叶柄,柄长1-2厘米;向上及花序下部的叶渐小,通常披针形;全部茎叶两面粗涩,被白色稀疏贴伏的短柔毛,沿脉和叶柄上的毛较密,边缘浅或钝锯齿或波状浅锯齿,在花序下部的叶有时全缘或近全缘。头状花序半球形,有长花梗,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花序,花序径约3厘米。总苞半球形或宽钟状,宽3-6毫米;总苞片1-2层,约5个,外层短,内层卵形或卵圆形,长3毫米,顶端圆钝,白色,膜质。舌状花4-5个,舌片白色,顶端3齿裂,筒部细管状,外面被稠密白色短柔毛;管状花花冠长约1毫米,黄色,下部被稠密的白色短柔毛。托片倒披针形或长倒披针形,纸质,顶端3裂或不裂或侧裂。瘦果长1-1.5毫米,三棱或中央的瘦果4-5棱,黑色或黑褐色,常压扁,被白色微毛。舌状花冠毛毛状,脱落;管状花冠毛膜片状,白色,披针形,边缘流苏状,固结于冠毛环上,正体脱落。花果期7-10月。

菊芋

中文名菊芋

学名Helianthustuberosus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向日葵族

属向日葵属

分布区域原产北美,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块茎俗称“洋薑”。

植物介绍多年生草本,高1-3米,有块状的地下茎及纤维状根。茎直立,有分枝,被白色短糙毛或刚毛。叶通常对生,有叶柄,但上部叶互生;下部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有长柄,长10-16厘米,宽3-6厘米,基部宽楔形或圆形,有时微心形,顶端渐细尖,边缘有粗锯齿,有离基三出脉,上面被白色短粗毛、下面被柔毛,叶脉上有短硬毛,上部叶长椭圆形至阔披针形,基部渐狭,下延成短翅状,顶端渐尖,短尾状。头状花序较大,少数或多数,单生于枝端,有1-2个线状披针形的苞叶,直立,径2-5厘米,总苞片多层,披针形,长14-17毫米、宽2-3毫米,顶端长渐尖,背面被短伏毛,边缘被开展的缘毛;托片长圆形,长8毫米,背面有肋、上端不等三浅裂。舌状花通常12-20个,舌片黄色,开展,长椭圆形,长1.7-3厘米;管状花花冠黄色,长6毫米。瘦果小,楔形,上端有2-4个有毛的锥状扁芒。花期8-9月。

泥胡菜

中文名泥胡菜

学名Hemisteptalyrata(Bunge)Bunge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菜蓟族

亚族飞廉亚族

属泥胡菜属

分布区域除新疆、西藏外,遍布全国。生于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缘、林下、草地、荒地、田间、河边、路旁等处普遍有之,海拔50-米。朝鲜、日本、中南半岛、南亚及澳大利亚普遍分布。

植物介绍一年生草本,高30-厘米。茎单生,很少簇生,通常纤细,被稀疏蛛丝毛,上部长分枝,少有不分枝的。基生叶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期通常枯萎;中下部茎叶与基生叶同形,长4-15厘米或更长,宽1.5-5厘米或更宽,全部叶大头羽状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2-6对,通常4-6对,极少为1对,倒卵形、长椭圆形、匙形、倒披针形或披针形,向基部的侧裂片渐小,顶裂片大,长菱形、三角形或卵形,全部裂片边缘三角形锯齿或重锯齿,侧裂片边缘通常稀锯齿,最下部侧裂片通常无锯齿;有时全部茎叶不裂或下部茎叶不裂,边缘有锯齿或无锯齿。全部茎叶质地薄,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厚或薄绒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有长叶柄,叶柄长达8厘米,柄基扩大抱茎,上部茎叶的叶柄渐短,最上部茎叶无柄。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少有植株仅含一个头状花序而单生茎顶的。总苞宽钟状或半球形,直径1.5-3厘米。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最外层长三角形,长2毫米,宽1.3毫米;外层及中层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毫米,宽1.4-1.5毫米;最内层线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7-10毫米,宽1.8毫米。全部苞片质地薄,草质,中外层苞片外面上方近顶端有直立的鸡冠状突起的附片,附片紫红色,内层苞片顶端长渐尖,上方染红色,但无鸡冠状突起的附片。小花紫色或红色,花冠长1.4厘米,檐部长3毫米,深5裂,花冠裂片线形,长2.5毫米,细管部为细丝状,长1.1厘米。瘦果小,楔状或偏斜楔形,长2.2毫米,深褐色,压扁,有13-16条粗细不等的突起的尖细肋,顶端斜截形,有膜质果缘,基底着生面平或稍见偏斜。冠毛异型,白色,两层,外层冠毛刚毛羽毛状,长1.3厘米,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内层冠毛刚毛极短,鳞片状,3-9个,着生一侧,宿存。花果期3-8月。

旋覆花

中文名旋覆花

别名金佛花,金佛草(江浙)、六月菊(河北)

学名InulajaponicaThunb.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旋覆花族

亚族旋覆花亚族

属旋覆花属

组旋覆花组

系旋覆花系

分布区域广布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及西南各地。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水湿地、滨海盐渍地、田边及路旁。

植物介绍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横走或斜升,有多少粗壮的须根。茎单生,有时2-3个簇生,直立,高30-70厘米,有时基部具不定根,基部径3-10毫米,有细沟,被长伏毛,或下部有时脱毛,上部有上升或开展的分枝,全部有叶;节间长2-4厘米。基部叶常较小,在花期枯萎;中部叶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3厘米,宽1.5-3.5稀4厘米,基部多少狭窄,常有圆形半抱茎的小耳,无柄,顶端稍尖或渐尖,边缘有小尖头状疏齿或全缘,上面有疏毛或近无毛,下面有疏伏毛和腺点;中脉和侧脉有较密的长毛;上部叶渐狭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径3-4厘米,多数或少数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花序梗细长。总苞半球形,径13-17毫米,长7-8毫米;总苞片约6层,线状披针形,近等长,但最外层常叶质而较长;外层基部革质,上部叶质,背面有伏毛或近无毛,有缘毛;内层除绿色中脉外干膜质,渐尖,有腺点和缘毛。舌状花黄色,较总苞长2-2.5倍;舌片线形,长10-13毫米;管状花花冠长约5毫米,有三角披针形裂片;冠毛1层,白色有20余个微糙毛,与管状花近等长。瘦果长1-1.2毫米,圆柱形,有10条沟,顶端截形,被疏短毛。花期6-10月,果期9-11月。

秋苦荬菜

中文名抱茎小苦荬

别名苦碟子、抱茎苦荚菜、苦荬菜、秋苦荬菜、盘尔草、鸭子食

学名Ixeridiumsonchifolium(Maxim.)Shih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舌状花亚科

族菊苣族

亚族莴苣亚族

属小苦荬属

分布区域分布辽宁(铁岭、沈阳、大连)、河北(内丘、兴隆)、山西(太原、阳曲、娄烦、沁县、离山、垣曲、芮城、中阳、霍县、永济、晋城、五台、吕梁)、内蒙古(大青山)、陕西(靖边、安康、米脂、绥德、勉县)、甘肃(平凉、天水、兰州、武山、文县、通渭、合水)、山东(济南、青岛、烟台)、江苏(南京、淮安、南通)、浙江〔杭州、昌化)、河南(潢川)、湖北(宣恩、巴东、宜昌)、四川(奉节、南川、成都)、贵州(正安)。生于山坡或平原路旁、林下、河滩地、岩石上或庭院中,海拔-米。朝鲜、日本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北京。

植物介绍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根垂直直伸,不分枝或分枝。根状茎极短。茎单生,直立,基部直径1-4毫米,上部伞房花序状或伞房圆锥花序状分枝,全部茎枝无毛。基生叶莲座状,匙形、长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包括基部渐狭的宽翼柄长3-15厘米,宽1-3厘米,或不分裂,边缘有锯齿,顶端圆形或急尖,或大头羽状深裂,顶裂片大,近圆形、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圆形或急尖,边缘有锯齿,侧裂片3-7对,半椭圆形、三角形或线形,边缘有小锯齿;中下部茎叶长椭圆形、匙状椭圆形、倒披针形或披针形,与基生叶等大或较小,羽状浅裂或半裂,极少大头羽状分裂,向基部扩大,心形或耳状抱茎;上部茎叶及接花序分枝处的叶心状披针形,边缘全缘,极少有锯齿或尖锯齿,顶端渐尖,向基部心形或圆耳状扩大抱茎;全部叶两面无毛。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伞房圆锥花序,含舌状小花约17枚。总苞圆柱形,长5-6毫米;总苞片3层,外层及最外层短,卵形或长卵形,长1-3毫米,宽0.3-0.5毫米,顶端急尖,内层长披针形,长5-6毫米,宽1毫米,顶端急尖,全部总苞片外面无毛。舌状小花黄色。瘦果黑色,纺锤形,长2毫米,宽0.5毫米,有10条高起的钝肋,上部沿肋有上指的小刺毛,向上渐尖成细喙,喙细丝状,长0.8毫米。冠毛白色,微糙毛状,长3毫米。花果期3-5月。

抱茎苦荬菜

中文名苦荬菜

别名多头莴苣(广州植物志),多头苦荬菜

学名IxerispolycephalaCas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舌状花亚科

族菊苣族

亚族莴苣亚族

属苦荬菜属

分布区域分布陕西(华阴、眉县、城固、勉县)、江苏(具体地点不详)、浙江(遂昌、丽水、昌化)、福建(永安)、安徽(各地)、台湾(台东、台北)、江西(南昌)、湖南(具体地点不详)、广东(连平)、广西(百色)、贵州(江口、望谟)、四川(南川)、云南(昆明、大理、丽江)。生于山坡林缘、灌丛、草地、田野路旁,海拔-2米。中南半岛、尼泊尔、印度、锡金、克什米尔地区、孟加拉、日本广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缅甸。

植物介绍一年生草本。根垂直直伸,生多数须根。茎直立,高10-80厘米,基部直径2-4毫米,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或自基部多分枝或少分枝,分枝弯曲斜升,全部茎枝无毛。基生叶花期生存,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包括叶柄长7-12厘米,宽5-8毫米,顶端急尖,基部渐狭成长或短柄;中下部茎叶披针形或线形,长5-15厘米,宽1.5-2厘米,顶端急尖,基部箭头状半抱茎,向上或最上部的叶渐小,与中下部茎叶同形,基部箭头状半抱茎或长椭圆形,基部收窄,但不成箭头状半抱茎;全部叶两面无毛,边缘全缘,极少下部边缘有稀疏的小尖头。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花序梗细。总苞圆柱状,长5-7毫米,果期扩大成卵球形;总苞片3层,外层及最外层极小,卵形,长0.5毫米,宽0.2毫米,顶端急尖,内层卵状披针形,长7毫米,宽2-3毫米,顶端急尖或钝,外面近顶端有鸡冠状突起或无鸡冠状突起。舌状小花黄色,极少白色,10-25枚。瘦果压扁,褐色,长椭圆形,长2.5毫米,宽0.8毫米,无毛,有10条高起的尖翅肋,顶端急尖成长1.5毫米喙,喙细,细丝状。冠毛白色,白色,纤细,微糙,不等长,长达4毫米。花果期3-6月。

马兰

中文名马兰

学名Kalimerisindica(L.)Sch.-Bip.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紫菀族

属马兰属

组马兰组

分布区域产于我国西部、中部、南部、东部各地区(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及辽宁南部)。也分布于朝鲜、日本、中南半岛至印度。生于林缘、草丛、溪岸、路旁。极常见。

植物介绍叶披针形至倒卵状矩圆形,下部及中部叶有2-4对浅齿或深齿,通常长3-6厘米,宽0.8-2厘米,上面被疏或密的毛;总苞片倒卵状矩圆形。

本期的崂山采药特辑

告一段落

我们下期再见~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志

编辑:刘一喆

审核:王赟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身心健康
白癜风医院在线诊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tz/4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