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的功效
枇杷叶(学名:EriobotryajaponicaThunb.)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子。又名巴叶、芦桔叶(《中药材手册》)。原植物枇杷又名:卢橘(广东)。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的功效。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晒干,刷去毛,切丝生用或蜜炙用。 1.枇杷、枇杷叶、枇杷芋、枇杷花、枇杷核、枇杷根、枇杷叶露、枇杷木白皮,皆可入药。但枇杷甘酸化阴,有润肺、止渴之长;枇杷叶偏寒,轻浮入肺,以化热痰见长,并有平喘之功;枇杷核另有疏肝理气之长;枇杷叶露性平,寒痰、热痰皆可用;枇杷根可治虚劳之嗽,关节疼痛;枇杷木白皮主降逆止呕;枇杷芋长于温肾,消胀,止痛;枇杷花微温,可治寒咳。 2.枇杷叶与旋覆花,皆有化痰止喘,降逆止呕之功。但枇杷叶苦,微寒,用于偏热证;而旋覆花辛,微温,多用于偏寒者更为宜。 编辑本段性味归经苦,微寒。 ①《别录》:味苦,平,无毒。 ②《药性论》:味甘。 ③《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辛。 归肺,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功能主治[2]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吐,哕逆。 ①《别录》:"主卒啘不止,下气。" ②《食疗本草》:"煮汁饮,主渴疾,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 ③《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 ④《纲目》:"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 ⑤《本草再新》:"清肺气,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痈痿热毒。" ⑥《安徽药材》:"煎汁洗脓疮、溃疡、痔疮。" 用法用量煎服,5~10g;止咳宜炙用,止呕宜生用。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tz/2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张镜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四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