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别名——香白芷、芷、芳香、白茝、苻蓠、泽芬、苻蒿。药科——伞形科植物杭白或白芷的根,产于河南长葛、禹县者习称“禹白芷”,产于河北安国者习称“祁白芷”。产地——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药类——辛温解表。药性——温。药味——辛。入经——胃、肺、大肠。功效——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现治——冠心病,溃疡病胃痛,三又神经痛。参治——伤寒,宿血,周身寒湿疼痛,诸风眩晕,神思不清,头目昏晕,头痛,目痒,目睛痛,目赤胬肉,鼻衄,瘰疬,发背,乳痈,心腹血刺痛,脐腹冷痛,胃冷,翻胃吐食,肠风,肠有败脓,大便风秘,小便出血,血闭阴肿,痔疮肿痛,胎漏滑落,淋露不已,血崩,漏下赤白,皮肤燥痒,肿毒,痈疽,疥癣,疮痍,刀箭伤疮,蛇伤。药理——解热,润泽,明目,补新血,长肌肤,解毒(砒霜等),抑菌,抗炎,降血压,抗辐射,抗微生物,扩张冠状血管,缩短凝血时间。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研末撒或调敷)。用量——水煎(常量3~9克),外用(适量)。禁忌——恶旋覆花。阴虚阳亢头痛者禁服,火热呕吐者禁用,阴虚血热者忌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tz/1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