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谈痘疹温热病的防治
北京治疗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410/8833311.html点击蓝字,
中医根据患儿痘疹的不同症状,认为“幼儿出痘,有顺、险、逆三候。顺证不药而愈,险证非药不愈,逆证虽药无济”,并采用种痘法来预防天花。《医宗金鉴》对儿童种痘的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加以推广。 人痘接种共有四种方法: 一为痘衣法,穿着痘疹患儿的内衣以预防; 二为痘浆法,将痘粒浆液以棉花球蘸取塞于他儿之鼻孔; 三为旱苗法,取痘痂研细以银管吹入他儿之鼻孔; 四为水苗法,取痘痂润湿后以棉花蘸取塞于他儿之鼻孔。 后来又将痘苗分为时苗和熟苗。时苗取之应时感染的天花,熟苗则经过传储和减毒,更加安全。 18世纪,因欧洲天花盛行,俄国沙皇派人前来学习我国的人痘接种法。该方法又由俄国传至土耳其,而当时英国驻土耳其公使夫人将人痘接种法带到了英国。人痘接种术早于牛痘接种,是免疫思想的启蒙。但近距离接触痘粒浆液导致医生感染风险较高,旱痘苗和熟苗的保存难度大,种痘的量不易控制,从鼻腔种痘途径使接种者感染天花风险较高,凡此种种,限制了人痘术的推广,即使像巧姐这样的王公贵族家的孩子也并未能够预先种痘。02风寒发热 在《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描述了晴雯因外感风寒发热,大夫诊脉后开了“麻黄、枳实、紫苏、桔梗、防风、荆芥”等药,然而麻黄和枳实被宝玉认定为“虎狼之药”,为女孩子体质所不能承受。后请来王太医,将麻黄、枳实药材换为当归、白芍、陈皮,药量也酌减。且不说王太医改药是否对证,但是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对于应用麻黄的谨慎。明清之季,中国爆发了数十次瘟疫,当时的医生感到固守伤寒六经辨证用方,特别是如果使用麻黄等温热药物不当,会加重病情。当时的医家对于疾病的传变及发病规律进行了新的归纳总结,提出了温热病从口鼻传至肺再至血的发生发展过程,“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在治疗上,多用轻清的“薄剂”,如连翘、桑叶、银花等,偶然使用麻黄,也仅止于三分(1g)。来源:国医网完往期回顾趣谈 “急性子”不是性子,“没药”到底有没有药?这些没用的(bushi)冷知识又增加了 科普你知道中药材的种类究竟有多少吗? 健康每天“搓一搓”这些部位好处多多,只花几分钟,让你更长寿!名医小小一株旋覆花竟有如此功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tz/11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湿地植物科普第期构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