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海南砂或绿壳砂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于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用时打碎。砂仁属于化湿类中药,具有辛香温散的特点,入脾胃经,善芳化中焦之湿浊、温理脾胃之滞气,具有良好的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作用,可以辅助脾胃寒湿气滞等疾病。

缩沙蜜、缩砂仁。

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内服:煎汤,3~6克,宜后下。

阴虚有热血燥者忌服。

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砂仁、盐砂仁、姜砂仁,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砂仁主要含有挥发油:阳春砂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右旋樟脑、乙酸龙脑酯、龙脑、柠檬烯等;绿壳砂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橙花椒醇、樟脑、乙酸龙脑酯、龙脑等;海南砂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α一蒎烯、β一蒎烯、1,8一桉叶素、芳樟醇等,药理研究表明,砂仁有松弛肠道平滑肌、抗溃疡、镇痛、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以个大坚实、果仁饱满、种仁红棕色、香气浓郁、气辛凉而味苦、搓之果皮不易脱落者为佳,置于阴凉干燥处。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

  1、化湿醒脾

  砂仁辛温行散,芳香化湿,主入脾胃,为化湿和中醒脾要药,兼有安胎之功。凡中焦湿阻气滞,及胎动不安等症,均为常用之品。

  2、养胃健脾

  砂仁对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胀胃痛有特效。平时经常食用则有养胃健脾,暖肺养肾的保健作用。

  3、缓解脘腹胀痛

砂仁还可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多与陈皮、木香同用。此外,对妊娠呕吐、胎动不安亦有缓解的帮助,多与补气血、补肾药同用。

砂仁的食用禁忌:

在服用砂仁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禁忌,首先对阴虚有热的人群来说,砂仁是应该忌服的。同时凡腹痛属火,泄泻得之暑热,胎动由于血热,咽痛由于火炎,小儿脱肛由于气虚,肿满由于湿热,上气咳嗽由于火冲迫肺而不由于寒气所伤,都是不能盲目服用砂仁的,特别是气虚肺满禁用。如果是用砂仁来达到治病的效果,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砂仁,不要自行乱吃,否则是容易因为砂仁影响我们健康的。

 治病验方:

治癌效验:《本草纲目》日:“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嘈嗝呕吐,止女子崩中。”《医林纂要》日:“和脾胃,开郁结。”临床常用治食管癌、胰腺癌、肝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鼻咽癌等癌瘤中属湿阻气滞或痰气交阻者。

治食管癌:砂仁6克,旋覆花(包煎)9克,代赭石(先煎)30克,莱菔子、郁金各9克,瓜蒌30克,贝母9克,沙参、石斛各15克,麦冬、玄参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抗癌中草药大辞典》)

治胰腺癌:生三棱、生莪术、瓦楞子各18克,香附、木香、砂仁、苏木、红花、陈皮、半夏、枳实、木通各15克,大黄(后下)9克,厚朴、延胡索各15克,水蛭18克。制成片剂(每片约0.3克),每次服3克,每日3次(医院验方)

治肝癌:生莪术、生三棱、生水蛭、瓦楞子各18克,苏木、红花、延胡索、香附、木香、陈皮、半夏、厚朴、枳实、木通各15克、砂仁5克,大黄(后下)9克。研成散剂,每次3克,每日3次。(医院验方)

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砂仁9克,癞蛤蟆1个。将砂仁填入蛤蟆腹内,用黄泥包好,放火上烤酥,研细面,每日3次,每次3克,开水送服。(《抗癌中草药大辞典》)

治鼻咽癌: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山药、制天南星、制半夏各12克,陈皮9克,薏苡仁30克,苍术、川厚朴各9克,扁豆12克,砂仁(后入)3克,猪苓1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上医院验方)

医院医院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医院医院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tz/1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