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一例外感咳嗽案
北京皮肤科医院那个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治疗一例外感咳嗽案 (作者:韦安理–6-6) 这是几年前的一个医案,整理再发。 一位朋友感冒咳嗽,主要症状有:怕冷、无汗;头痛、身痛、四肢酸痛、鼻塞;咳嗽、咳黄绿痰、流浓绿鼻涕;口渴、唇干,喝水多,咽喉干痒;大便正常,小便黄;舌红苔白厚,舌面有瘀点。治疗经过如下: 年5月27日问诊,据证,辨为太阳阳明合病,处方:“大青龙汤+排脓散+辛夷、苍耳子、川芎、旋覆花”。 方子组成:(0527)麻黄20克、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杏仁15克、生姜20克、大枣10枚、桔梗10克、白芍30克、枳实10克、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川芎15克、旋覆花15克(包煎)、生石膏50克(包煎)。一剂,水煎服。 服药反馈:上方服一剂,头痛止,鼻涕不流,鼻子不塞了。但还有点痰和咳,咽痒即咳。 辨证要点: (1)“怕冷、无汗;头痛、身痛、四肢酸痛、鼻塞”,这是太阳表实证。“咳黄绿痰、流浓绿鼻涕;口渴、唇干,喝水多,咽喉干痒;小便黄”,这是外邪入里化热,形成阳明里实热证。合起来,就是外感风寒,内有里热,故选大青龙汤解表寒,清里热。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2)“痰黄、痰多”,用排脓散(白芍、枳实、桔梗)可融化和稀释脓稠的痰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服用含有排脓散的方子后,反而咳嗽更加频繁,而且能咳出更多的痰来,此时不要担心,这是药物把聚积在肺里的病理产物——“痰”,给融化和稀释了,然后通过咳吐的方式排出来,一般一两天就可以好了。 (3)加辛夷、苍耳子通鼻窍;加旋覆花可化痰降气,化如胶之痰;加川芎止头痛。 年5月28日问诊,病人经过大青龙汤发汗后,表证已解,头痛、身痛、鼻塞等症状消除,咳嗽减轻,但未全好,还有咽痒即咳嗽症状,此时的病证已经变成“汗后,汗出而喘,身无大热”的麻杏石甘汤证,处方:“麻杏石甘汤+排脓散+前胡、苍术”。咽痒加再前胡,舌润口水多加苍术。 方子组成:(0528)麻黄10克、炙甘草10克、杏仁15克、桔梗10克、白芍30克、枳实10克、生石膏30克、前胡10克、苍术15克。一剂,水煎服。 服药反馈:服完上方后,咳嗽进一步好转,但有时还有点痒咳,还有点痰黏喉咙。 《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年5月29日问诊,二诊以后,患者咳嗽减少,但未全好,有时还有点痒咳,感觉有痰黏喉咙。故在前方基础上,再加旋覆花和陈皮,以降气化痰。方子变成:“麻杏石甘汤+排脓散+前胡、苍术、旋覆花、陈皮”,再服一剂,咳止,病愈。 方子组成:(0529)麻黄10克、炙甘草10克、杏仁15克、桔梗10克、白芍30克、枳实10克、生石膏30克(包煎)、前胡10克、苍术15克、旋覆花15克(包煎)、陈皮15克。一剂,水煎服。 韦安理医者仁心,无利亦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tp/12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张仲景这首方子专治各种胃炎,就算萎缩性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