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奎杏林耕读传薪录恶心欲吐医案一
许某某,女,37岁,年10月12日初诊。 主诉:恶心欲吐半年。 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欲吐,伴食少纳差,医院就诊,西医予吗丁啉、胃复安等西药口服,均未好转,后经人介绍,慕名来诊。辰下:恶心欲吐,呈持续性,反酸,口苦,纳差,心慌,失眠,小便可,大便稀,舌尖红,苔薄黄,脉弦。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2g黄芩12g姜半夏12g 黄芪30g甘草5g旋覆花12g(包煎) 代赭石12g(先煎)木香6g黄连6g 砂仁6g(后入)红曲6g谷麦芽各15g 共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二诊(.10.19):药后症缓,唯口干苦不减,时有反酸,舌淡苔白,脉沉弦。上方加沙参20g,黄芪改40g,再服7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10.26):药后恶心欲吐已除,诸证皆缓。舌淡苔白,脉沉。效不更方,再进7剂巩固后病愈。 按语:本案患者之时时欲吐,兼见纳差、心慌、失眠,正符《伤寒论》96条“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之义;口苦亦为少阳病总纲之主症;《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爆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反酸者,乃因少阳胆火,横逆犯胃,胃火炽盛,酸水上犯;胆火犯胃,胃不纳谷,故纳差;脾失健运,湿邪下注,则大便稀溏;而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按见弦,此亦提示少阳郁热,胆火扰胃。“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故治以和解少阳,降逆和胃,方用小柴胡汤加减。 方中柴胡、黄芩合用,内清外解,疏泄少阳,疏理气机;再配以辛温之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胆热已犯胃,肝气已乘脾,脾虚便溏,故加黄芪健脾益气,红曲建运中土,顾护脾胃,谷芽麦芽健胃消食,运转中州;黄连配砂仁,一可清热燥湿,厚肠胃而止利,一则制其苦寒太过伤及脾胃;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胃气得降,呕吐自止;旋覆花味苦辛咸,其性主降,擅开结下气,止呕逆,除噫气;代赭石苦寒,质重而沉降,长于镇摄肺胃之逆气,止其冲逆;甘草益气缓急,亦可调和药性。 二诊时药已中的,诸症皆缓,固守前方,然口干苦不减,加沙参20g,黄芪改40g,增其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之力。三诊时恶心欲吐止,诸证皆轻,故效不更方,再进7剂,巩固后诸症悉除。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分享此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平台所涉及的方药切不可盲目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sp/9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发挥中药的最佳药效,这些煎药方法你一
- 下一篇文章: 扁圣课堂丨轻松学中药系列白话讲没药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