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主血脉,血脉者,中焦之隧道也,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行于脉中,以为道路。气机不利,痹阻血脉,行血不利,乃发胸痹、心悸之疾。旋覆花汤可行入血络、散结消瘀,以释顽疾。

案例2:患者,男,53岁,年3月就诊。胸闷压迫感持续多年,医院诊断为“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示“左前降支近中度狭窄60%,D1开口狭窄60%”,查乳酸脱氢酶升高。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肝功能正常。刻下:近日胸闷感严重,医院近日查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压略低,纳可,二便正常,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质黯,脉细少力。辨为心气不足、肝郁血瘀证,治以补益心气、疏肝活血、化瘀通络。处方:旋覆花(包)20g,茜草10g,葱3茎,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木香10g,砂仁(后下)6g,柴胡10g,枳壳6g,生地黄10g,当归15g,赤芍、白芍各10g,桃仁10g,红花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服药14剂后,胸胁憋闷明显好转,舌苔薄白、齿痕减,脉细少力,无其他不适。守方改旋覆花为30g,继服2个月后复查凝血指标正常,冠脉造影示病情无加重,暂无胸胁憋闷。

按: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痹”范畴,多见于中老年人,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肺、肾等脏,总属本虚标实证,临床多因虚而致痰、瘀、气滞等,以气虚、血瘀、水饮、阴虚等证为主。本案为中年患者,舌体胖大且有齿痕,乃脾虚气弱;舌质黯,为气虚血滞,久病入络;肝络瘀滞,出现胸胁憋闷。治以旋覆花汤为主方,化瘀散结行滞,合香砂六君子汤健脾补气及血府逐瘀汤活血散瘀。全方攻补兼施,疗效明显。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关爱白癜风儿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sp/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