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药证
一、桂枝 (一)性味:辛、甘,温。 (二)定性:太阳药物。 (三)历代本草论述 1、《本经》: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2、《别录》:无毒。主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 3、《本草经疏》: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 4、《药品化义》: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 5、《本草再新》: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 (四)古今临床运用 1、调和营卫解表:桂枝汤、桂枝人参汤、新加汤。 2、温通心(阳)脉: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 3、温经散寒止痛:当归四逆汤、乌头桂枝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汤加茯苓白术附子汤,或是《千金》乌头汤:乌头、细辛、蜀椒、甘草、秦艽、附子、芍药、桂枝、生姜、防风、独活、茯苓、当归、大枣。上十四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五服。 注解:本方也就是桂枝汤加乌头、细辛、附子、花椒等药物治疗太阳少阴痹症,具体分析见《广义经方补遗方证书》。 4、降逆平冲止惊悸(最主要作用):桂枝甘草汤,桂枝加桂汤、桂苓五味甘草汤、苓桂枣甘汤。 5、化气、利水湿:五苓散、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 6、温化痰饮: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或是《千金》旋覆花汤:旋覆花、细辛、前胡、茯苓各二两,生姜八两、半夏一升,桂心四两,乌头三枚。上九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 注解:本方有乌头半夏相反相成化顽痰;茯苓,桂枝,生姜,甘草化饮;半夏旋复花化痰。 邓文斌,执业中医师,执业中药师,广义经方创始人,从医二十多年,深研四大经典,尤其《伤寒杂病论》,倡导六经辩证,辩方证,辩体质,辩病机统一驾驭历代名方,容纳经方派,火神派,温病派,汉方派等诸多优秀传统为我所用,积极推广义经方成果,成立广义经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义经方研究院。特别擅长各种消化疾病,各种顽固妇科疾病,各种难治性风湿免疫疾病。欢迎线上线下的患者就诊,线上或者加白癜风专家郑华国南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sp/3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建议收藏中医方剂学66条经典总结
- 下一篇文章: 菊科植物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