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中旋复花汤的新绛自古莫衷一是,比较多的说法是新绛为茜草或者红花。旋复花汤在《金匮要略》中曾出现两次,一处在《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一处在《妇人杂病篇》“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无论是从肝着的气血瘀滞,还是妇人半产漏下的内有瘀血,似乎用茜草或者红花也是合理的。

但是在《本草乘雅半偈》里降真香名下有以下记载:降真,原名新绛。又曰∶降真,新绛也,推陈出新。降者大赤,易曰∶干为赤,坎为大赤,贯流先天一气者欤。主利率类以从阳,远于绝类以从阴也。烧之真降,诠名降真。盖真者,仙变通乎天,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独立守神,命曰真神。故主天行时气,宅舍怪异,辟邪恶气。远于生阳,显诸死阴之属者,敛臼消灭,顾赤心在中,重皮巩固,宛若卫外为固之为阳,藏精起亟之为阴也。仲景先生祖剂,主利脉革之半产漏下,佐以葱茎前通乎阳隧。君以旋复,诚营血之师帅。旋者周旋,旌旗之指麾,覆者伏兵,奉旌旗之指麾者。而后新降起亟乎阴,卫外乎阳则行者留,留者行矣。本草失列品类,时珍补入纲目,疗金疮折跌出血不止者,此遵祖剂之行留而推展之。副名降真,良有以也。颐更推展之,不但系小子妇人吉,犹可系丈人之失与。

明朝缪希雍所著的《神农本草经疏》对降真香的医用价值,有过较为详尽的记载:“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恶气。入药以番舶来者,色较红,香气甜而不辣,用之入药殊胜,色深紫者不良。上部伤,瘀血停积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胁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药刮末,入药煎服之良。治内伤或怒气伤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现代考降香性味辛温,入心、肝二经,主治: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疼痛,瘀血肿痛等症。

即使如此,也不过说降真香是与茜草、红花同等的活血化瘀功效而已,又如何确定为降真香?

这得从我国传统医学与道教的复杂关系来说,《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而我国东汉中前期是黄老道的形成时期,陶弘景曾云:“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但以某药名之,亦推主为识之义耳。”《伤寒论》里的六经是道家原始所发,来源于易经的六爻、象数;六经欲解时间“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是根据易经八卦推演而来的;在道教护卫神中,有一种专门用于镇守道观山门的天神,他们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称为“四象”,而《伤寒论》就有大小青龙汤、白虎汤、十枣汤、真武汤,故《伤寒论》与道教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的道教是一个“修真”的过程,将普通的俗世凡人带入神话,而降真香,是道教“斋醮”中必不可少的香品。降真香得“降真”为名,正是源于古人把它当作一条现实通往神话的桥梁。《仙传》中亦称为:“烧之,感引鹤降。醮星辰,烧此香甚为第一。度箓烧之,功力极验,降真之名以此。”《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把降真香形容为“乃祀天帝之灵香也”。降真香不只以味而出众,更是因其被赋予了洗心净思,连通圣明的含义,是形而上的修行。

据考证降真属豆科檀属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喜潮湿,攀附于岩石树木生长,当受到外力的创伤,藤体会分泌藤胶,在真菌的作用下逐渐形成降真香。每一块降真香,都至少要经50到年的时间才能结香成形。降真香状似鸡骨,香味淡雅丰富细甜,变化出自然百味,一如跳脱三界之外的仙子,见素抱朴又气象万千。《本草纲目》言其“辛温无毒,小儿带之辟邪恶气,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本草丛新》又说“周崇被海寇刃伤,血出不止。军士李高,用紫金藤散敷之,血止痛定,明日结痂无斑,会救万人,紫真藤,即降真香之最佳者也”。可见降真香之珍贵,功效之强劲,茜草、红花之类遥遥不可及。

综上,笔者认为旋复花汤中的新绛该为降真香,区区管见,请同道批评。

其他參考資料:

阿飞《降真香穿越中华香史的魂灵》

芩桑《降真香神话照进现实的恩赐之香》

刘永明《从敦煌遗书看道教的医药学贡献》

赵杰简奥斯汀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会治疗好吗
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sp/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