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醒木一拍,

手机一响。

晚上九点,

故事开讲。

肥皂是个好东西但是我们今天说的是古代的“肥皂”只限于清洁之用跟浴室地板无关肥皂历史悠久据说古巴比伦泥版上就记载有肥皂的配方肥皂在近代被国人称为“洋碱”凡是带“洋”字的一般都是舶来品比如洋葱、洋芋、洋槐、洋白菜、洋娃娃、洋鬼子…还有出洋相、好洋气、开洋荤这些口语化的词呃,不好意思扯远了其实中国自古都在使用各种“肥皂”不过不叫“洋碱”而叫“澡豆”早在汉代就是名贵的西域贡品属于皇家独享即使是身份显赫的官宦世家也未必见过那么民众用什么来清洁才能达到干净清爽的效果呢那就是猪胰子号主没用过不过这玩意怎么看都感觉清爽不起来别急它不是拿起来就可以往手上脸上蹭的而是要先经过加工古代的加工流程是这样的:取新鲜猪胰脏→撕掉脂肪层→捣烂→加草木灰(或豆面,豌豆面最佳)→拌匀→揉捏成团最后就成了这样听说去污去油效果极佳冬天还能防止皮肤冻裂但是它不耐高温一般只能在冬天使用天气稍微热些它就会化成一滩糊糊胰子不容易获得对普通百姓来说很奢侈所以北方一般用皂荚南方一般用无患子(又叫肥皂果)随着豆面的去污功能被发现中国人也开始制作自己的“肥皂”了北魏的《齐民要术》上就说:“若捣豆为汁,可(使布帛)洁白柔韧,胜皂荚远矣”这种本土“肥皂”里有猪胰子、豆面、草木灰、皂荚为了洗后使肌肤增香、清爽古人还想方设法掺入各式各样的佐料:丁香、沉香、青木香、麝香、甘松香、檀香、蜀水花、木瓜花、桃花、柰花、梨花、李花、红莲花、樱桃花、旋覆花、蜀葵花、桂花蕊、石钟乳、珍珠、玉屑、僵蚕、冰片、冬瓜仁等等一大堆当然这些东西都要先研磨成粉混合在一起后使用今天咱们要讲的王敦就是把这种“肥皂粉”吃了下去王敦(—年,字处仲,今山东临沂人。东晋丞相王导的堂兄。与王导一同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权倾一时。后来野心膨胀,意欲夺权,发动政变,不久病死于军中)王敦娶了襄城公主(司马修袆,晋武帝司马炎之女。司马炎十分宠爱她,出嫁时嫁妆极为丰厚,光是陪嫁婢女就多达百余人)在公主府邸迎娶时王敦去上厕所发现厕所里有个漆箱装着干枣这本来是为了防臭用来堵鼻子的王敦觉得皇家可真讲究厕所里也摆零食于是他拿起来便吃不一会儿就全吃光了出了厕所一旁的侍女们端来装着水的金盘还有装着澡豆的琉璃碗本来是让他洗手的王敦看了一眼碗里的澡豆以为又是吃的但感觉这碗干粉不太好下咽就把澡豆全倒进水里端起水盆一口气喝完了侍女们都捂着嘴笑他按:王敦是个大老粗有幸当了驸马爷却对皇家的生活阵仗一窍不通闹了大笑话迎娶皇帝之女虽然算是攀了高枝但平日里的言行举止必然不会像以前那么自在了王敦好歹也是驸马而且又出身名门望族竟然被公主身边的侍女嘲笑颜面何处安放可是王敦是个狠人后来“八王之乱”开始时整个晋朝都乱成了一锅粥王敦陪同襄城公主正好外出当时他就借口贼寇多、路难走把老婆连同随从队伍都丢下一个人轻装简骑跑回了家后来还把公主陪嫁带来的那一百多名婢女当成慰问品分给了手下的官兵这里面就有那些当初嘲笑过他的侍女而那位襄城公主在史籍中也再寻不到踪迹了原文: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世说新语·纰漏》西西博

画画耗力大,赏条士力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sp/1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