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方诊疗三十年第二十二次
大塚敬节著华夏出版社 人参汤 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呕吐严重,并且对药物香气敏感者,半夏干姜人参丸这样的丸药多半不能控制胃部的反应。下述的二例,是呕吐很轻的病例。 第一例为二十三岁,第一次妊娠。初诊为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妊娠满二个月,食欲不振并轻微胃痛。胸闷不适,时有呕吐。 当问及有否口中积满唾液的时候,回答说口中只要稍有唾液就感觉不适。大便约五天一次,全无口渴。 于是给予人参汤治疗,呕吐停止,胸中很爽快,心情转佳。 第二例为二十六岁,妊娠三个月。进食时口中出酸水。纳差,口中多聚唾液,尿量多。大便一天二至四次,软便。有时腹痛。第一例五天一次而便秘,但该例则有腹泻倾向。 仍投予人参汤,服药约二周而愈。 浮肿和腹泻的幼儿 患者为四岁的男孩,平素很健康,食欲旺盛。有时患感冒,甚至发热,服用麻黄汤或小柴胡汤,二、三天即愈,从未有迁延不愈长时间就医的情况。 该幼儿一九三七年二月患百日咳,其后出现间断腹泻,食欲下降,精神状态尚好,也没有出现卧床不起的情况。但是七月二十八日半夜,幼儿家里突然来电话,说幼儿病情危重,请马上来。 赶到该幼儿家中,见患者面色苍白,全身轻度浮肿,脉迟弱。家长介绍说,从一周前突然食欲陡降,只饮水。没有呕吐,但腹泻水样便,一天有二、三次。腹部膨满,但触之软弱,有振水音。小便量多,澄明如水样。无发热,昨天一整天没有精神,在床上睡觉也不安宁,到了傍晚,好像气力全无,晚上未进食,一直沉睡。手足温,无汗。 诊察后,应该用人参汤还是用五苓散,我犹豫了。从尿量多和脉迟弱等来看,应该使用人参汤。但从口渴和大量饮水等症状考虑,又似五苓散证。根据《伤寒论》条文,人参汤证与五苓散证的鉴别在于是否饮水的不同。 考虑到这些因素,便先投予了一日量的五苓散。第二天其父亲来告知,药物全部服用了,病情无任何变化,还是没有精神。于是改投了五天量的人参汤,并告之该药会有效。 服用人参汤二天后,大便成形,食欲也好转。其后,渐渐地浮肿减轻、血色转佳。八月二十七日给予最后的五天药物时,已完全恢复健康,身体肌肉绷起,精神状态很好,很顽皮。 从该病例中,我得到了对于无食欲只饮水症状应用人参汤的经验。切身体会到了还是脉象最重要。另外,小便量多却浮肿的表现,与五苓散证是相反的。五苓散证是如果有浮肿而必发小便不利的。 腹胀、腹泻的肢冷证妇人 患者为三十六岁的高个妇人,告知数年来怀炉从来就没有从下腹部拿开过,夜间睡觉也要把怀炉放进被窝里,因为本来就有腹泻倾向,如果离开怀炉,腹泻就会加重,腹部胀满更甚。 腹诊,触及腹部时犹如按压拔掉塞子的救生圈,有膨满感,但不平滑。脉沉弱。 于是首先投予理中汤去术加附子。这是理中汤方后的加减方,“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是也。理中汤为人参汤的别名。 服用该方一周左右,食欲大增,大便略成形,腹满也减轻。但服用三周时,又出现恶心、纳差、微热和咳嗽,身体也倦怠乏力。于是改投茯苓饮,但又出现腹泻,食欲依然不佳。 患者告知自上个月无月经,也许是妊娠恶阻。则又改方为茯苓饮合半夏厚朴汤,但仍无效果。持续腹泻,身体极感疲惫。 于是仍改回理中汤去术加附子,服药后腹泻和恶心停止,食欲改善。继服上方,前面出现的恶心、纳差、微热、咳嗽等所谓妊娠恶阻的症状全部消失了。 时隔八年的又一次妊娠,患者很高兴。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渐渐恢复了正常,安然分娩得一子。 呕吐和食欲不振的患者 患者为十五岁少女,平素体弱,面色不佳,消瘦。 约一个月前,出现时时呕吐,食欲不振,疲倦无神。脉弱,手足冷。心下部有振水音,大便一天一次。 根据以上症状,投予人参汤治疗。服药二、三天后,呕吐停止,食欲增加。但从第五天开始出现全身浮肿,失眠。于是将人参汤中的干姜代之以生姜,加茯苓,即取四君子汤之意。服该方数日后,一天排尿十余次,浮肿消退。其他症状也完全消除了。 服用人参汤有时会出现浮肿。对于慢性胃肠虚弱的病人,服药数日后出现这种浮肿是一种佳兆。即使不进行特别处理,随着体力的恢复,浮肿也可以消退。如果需要尽快消除浮肿,可给予五苓散,一般二三日可奏效。 乳儿消化不良症 患者为生后八个月母乳喂养的女孩。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四日初诊。十二三天前开始出现消化不良,一天腹泻四五次,好像无腹痛。附近医生诊治无效。 投予人参汤三天量。 服药后效果颇佳,九天后痊愈。 后来一九四〇年七月十一日又因腹泻来诊,服用人参汤五日后痊愈。 胃下垂患者顽固性神经痛 神经痛有人参汤证。前些年,有一位高个子消瘦的六十多岁男性因顽固性神经痛来诊。 其疼痛为全身游走性,并非一定部位的疼痛。已经持续数年,因疼痛而影响睡眠,不得已而服用镇痛药暂忍一时。每晚需服用催眠药,因而胃部不适,食欲下降。 脉沉弦,心下部有振水音,有胃下垂的倾向。生来就有肢冷证,特别是足部发凉。 根据以上所见,投予了人参汤治疗。数日后,患者打来电话,说感觉非常好。不仅疼痛减轻,而且身体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爽快。已无需再服用催眠药。 其后一年多,患者还时时请求邮送药物,是因为服药后感觉全身有力气,不感觉疲劳。 这名患者还说,服用镇痛药和催眠药时,即使疼痛能够减轻,但身心感觉沉重而疲惫,甚至无法耐受。而汉方药是对全身都起作用。 约十几年前,我也用人参汤治疗伴有腹泻的顽固性神经痛,一个月左右而获全效。这名患者是患有肢冷证的女性,也是平素胃部不适,血色不佳。 汉方的原则并非只针对神经痛这个具体的病,也不是只要减轻神经性疼痛,其着眼点在于调和全身而起到治疗作用。 肢冷证、尿频、带下多的妇人 三十七岁妇人,苦于肢冷证。感觉发冷时小便频,带下明显增多。带下清稀如水,有凉感。经常出现眩晕、头重。身冷时腹痛、腹胀。大便软,一天一次。胃部有振水音,脉迟弱。 从以上症状分析,有里寒存在。以温法为治疗方针,给予了人参汤。 服药后,患者诉身体感到温暖,身心舒畅。仅用药四五天,带下几乎停止了。患者本人很意外,我也感到惊异。该患者服药一个月,身体恢复了健康,好像变了一个人。 顽固的烧心症 患者为血色不佳消瘦的三十七岁妇人。数月前被诊断为胃酸过多症,医院治疗,但未见好转。 主诉烧心感,进食后胃脘胀,苦不堪言。烧心感于食后立即出现,但如果不进食则无。因而自然而然地进食减少,明显地消瘦下来。并且,严重肩凝,心情不佳。因大便秘结而每天灌肠。月经正常,睡眠良好。腹部软弱,有振水音。 投予茯苓饮治疗,服药一周后烧心略减轻,但心窝部有疼痛感。于是改方为安中散,但是这次烧心程度反而增加,胸脘苦楚难以形容。再改投生姜泻心汤,烧心感更加严重,其痛苦难以忍受。再投小陷胸汤后,胸脘苦痛欲裂,便停止了服药。 于是对病情进行了反复考虑,认为可能是使用了多种力量较强的凉胃药物而导致失败,下一步应采用相反的方法,尝试使用温胃剂治疗。于是投予人参汤加代赭石,服药后烧心感急剧减轻,大便基本上每天一次。服药四个月后痊愈,体重也增加了,患者的整个状态焕然一新。 从该患者身上得到了许多值得珍视的经验。对于烧心的治疗,使用黄连、黄芩、栀子、半夏等寒凉药物配伍的方剂,有治愈的时候,也有反而恶化的情况。对于食后二三小时空腹时发生的烧心,大体上使用上述寒凉药物配伍的如生姜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小陷胸汤等方剂治疗是有效的。但对于像该患者一样,进食后立即出现烧心,而且烧心程度重,并且有心下痞塞食后加重症状者,寒凉药物反而不宜。这时人参汤类温热剂有良效。这种情况的病人一般腹部软弱,多有腹部振水音。心窝部虽然没有他觉的、一定程度的膨满,但患者自身可感觉到明显的膨满。人参汤证者,如果不进食,烧心感轻。而生姜泻心汤证则为进食后烧心感暂时减轻。这也是可资鉴别的症候。 对该患者应用人参汤加代赭石,是从旋复花代赭石汤得到的启发。代赭石加工得很精细,但是否发挥作用了呢?这还是个疑问。观察了一二次未加入的效果,患者说还是服用加入后的药物感觉好,于是便又加入了代赭石。 易发腹泻的胃肠虚弱患者 患者为二十五岁的男子,素体病弱,面色苍白。 主诉从三天前开始腹泻,一天有五六次至十余次水样便,每次量不多。没有里急后重,也无发热。无食欲,不进食则胃脘不适,进食后则腹泻,所以现在只好分数次喝少量米汤。无恶心和口渴,脉迟弱。 根据以上症状考虑为人参汤证,便给予人参汤治疗。服药一天后,胃部感觉即非常舒畅,但腹泻未止。于是改投真武汤,但仅服用一次药物,胃部则出现轻微疼痛。服用二次药物后,胃痛又有些增强。傍晚第三次服药后,胃痛开始加剧,犹如被勒住样疼痛,并伴有恶心,时有呕吐。但腹泻的次数的确减少了。 夜间往诊。 脉仍迟弱,无发热。 于是当场调配甘草干姜汤予之,胃痛随即止住,恶心也减轻了。 人参汤、真武汤和甘草干姜汤相互之间的关系耐人寻味。 (待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kl/7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学习共享柴芍和胃汤张镜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