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广东省名中医庄礼兴教授,除了用针灸治病,临床也擅长用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病、痛症等,效果显著,深受患者喜爱。庄礼兴教授用药精简,讲求专药专治,所用每一味药都有其特点及专攻之处。现名医工作室继药对篇、活血药篇后推出《庄礼兴教授用药经验之理气药的运用》,以飨同道。

理气药

凡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名行气药。理气药大多辛温香燥,看似均具有发散、行气、止痛的作用,但在临床应用上实则大有讲究。庄礼兴教授通过研读各代名家著作,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以下关于理气药运用的学术观点:1.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强调分脏腑、分部位用药;2.脾胃疾病用药以温通为主,同时结合药物归经论治;3.临证以顾护脾胃为则,少用大苦大寒之品。

下面将简单介绍庄礼兴教授分部位运用理气药的用药特色及常用药物

1

胸膈部,即剑突以上,此处多见于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肝气横逆,治疗上多以调气降气为主。

庄教授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一呼一吸、一升一降乃肺之常态,对于肺气上逆、宣降失司所致咳嗽频作、呼吸喘促等症,常以法半夏、苏子降气化痰,枳壳理气下气,配以前胡、桔梗开宣肺气,顺应肺呼吸、宣降之功。对于胃气上逆所致反酸、呕吐、呃逆,在陈皮、法半夏健脾理气的基础上,庄教授常加旋覆花、柿蒂以降逆止呕。现代研究表明,柿蒂有效成分中的糖苷类或一些带有极性基团的大分子物质对膈肌收缩起到直接抑制效果。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常常横逆于胃气,《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土得木而达”。庄礼兴教授认为,情志不畅可以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胃胀、胃痛或消化不良等症状;另一方面脾胃功能的异常亦可引起情绪方面的问题。对于此类患者,临证上常配柴胡、郁金、青皮以疏肝理气,使气和则志达。

2

上腹部,指剑突以下、脐以上部位的疾病,主要包括胃脘部的胀满、疼痛、消化不良等,治疗上以行气理气为主。

《内经》有云:“劳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

庄礼兴教授指出,脾胃乃后天之本,临证时应注意顾护脾胃,用药过于寒凉易损伤胃阳,导致疼痛进一步加重;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补,对胀、痛等实证,不予苦寒泄下之法,而是选用平和、温通之药如佛手、陈皮、木香、砂仁,稍重则选大腹皮、莱菔子。《岭南卫生方》中记载:“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阳燠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人居其间,气多上壅,肤多汗出,腠理不密,盖阳不返本而然……人居其间,类多中湿,肢体重倦,又多脚气之疾,盖阴常偏胜而然”,故岭南人常因阳气外泄而里阳不足,湿气伤人而阴邪偏盛,所以应少食寒凉助湿之品。

庄教授擅用南药,佛手、砂仁、陈皮均为岭南道地药材,佛手首载于《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家寒痰,治胃气疼痛”。砂仁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陈皮既能健脾,又可理气,故《本草汇言》言:“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

3

下腹部,主要指便秘等肠道疾病,治疗此类疾病,庄教授强调以温通为主,常选用枳实、川朴(常配冬瓜仁)、莱菔子等温通下气之药。“六腑以通为用”,腑气通则胀满消,故临床常见胃胀、胃痛等症状多因大便通畅而缓解。

4

少腹部,位于脐两侧,常见于妇科类疾病,如盆腔炎、附件炎、痛经等。

少腹乃足厥阴肝经循行的部位,所以庄教授常选用理气疏肝药治疗此类疾病,如香附、乌药、檀香等。香附善散解肝气之郁结,《本草纲目》有言“香附之气平而不寒……乃足厥阴肝、手少阳三焦气分主药”,故对妇女肝气郁结引起的诸病皆宜。乌药善入下焦,散寒气以止痛,现代研究表明,乌药的水、醇提取物均有明显的镇痛、抗炎活性,故对经行腹痛、经前腹痛、产后腹痛等妇科疾病有良好疗效。

中医治病讲求辨证论治,不可生搬硬套,只有明辨其中细微之处,临证时才能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部位或症状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专家简介

庄礼兴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带头人,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庄礼兴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专家,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主编或参编著作16部,发表论文(第一作者)60多篇。

庄礼兴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于年获广东省中医药局批准建设,主要开展名中医学术挖掘及整理工作,总结庄礼兴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gx/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