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士董建华下午脑袋不清醒,脾虚一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传统脾胃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的文章,不断被读者传阅着。不少人给我留言,比如下面这位——
还有的读者,在我文章的鼓舞下,燃起了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热忱。比如下面这位——
对此,我想说,我不过是万千医者中,最普通的一个。我是真正的无名小卒。我能做的,不过是一种知识的传播。大家通过我的文章,能对中医有更深的了解,对疾病有更深的认识,那就是我最大的荣幸了。 好了。闲言少叙。我现在跟你说的这个,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症状——每到下午的时候,脑袋就不清醒。 这样的现象,很多人都有。现在,我告诉你,这个现象如果很严重,长期得不到改善,这其实是一个胃病,背后藏着脾虚的问题。 我这样说,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源于中国工程院原院士,中医大家董建华先生的临床心法。 董老师在年的时候就去世了。转眼,快20年了。 早年,我和董师的弟子有过忘年之交,所以才有幸得到董老的一些经验之谈。
现在,我给你讲一个医案,关于我自己的。 话说有这么一个人,年52岁,某单位干部。 最近这几年啊,每到下午的时候,脑袋就不舒服,主要问题就是前额部隐痛,眼睛发胀,脑袋沉重,没有精神头,只想睡觉,什么都做不了。与此同时,感觉恶心,胃脘不适,还嗳气。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晚上睡觉。他的睡眠质量并不好。但是早晨起来以后,前一天的感受会稍好一下。不过到了下午,问题再次出现。 我见此人,脉象滑,舌苔偏腻,就给他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川芎、蔓荆子、藿香、佩兰、苍术、白芷、薄荷各10克,陈皮6克,合欢皮、竹茹各9克。 我说,你先试试看,如果不好,再想别的办法。 结果,此人用了三剂,症状大大改善。再用三剂,头痛、下午没精神、食欲不振等现象全部消失。 这个人对我感恩戴德。我却对他说,你莫谢我。我不过是用前人的配伍帮你调治而已。我这是借花献佛。 读者朋友,你记住,上面这个配伍,把后面的合欢皮和竹茹去掉,剩下的,就是董建华老师在治疗头痛的时候,经常用到的一个基本方。它的功效在于健脾除湿,清利头目。 我说一下这里的道理吧。
咱们稍懂经络的人都知道,足阳明胃经,走咱们的头面。主要的,就是循行额头处。那么当胃中清阳之气因故不能上升到头面的时候,咱们的脑袋就会出现症状。这个用中医术语讲,叫做“胃阳失布,清窍失利”。主要表现,就是迷糊、不清醒、欲睡、头痛,伴随两目腹胀。 那么,是什么影响了胃阳的上升呢?原因之一,就是脾虚湿盛。痰湿蕴阻,则胃中清阳难以上升。这样的人,往往伴随舌淡苔腻,脉象滑,头痛的同时伴随呕恶之感,胃脘不适、嗳气、食欲不振、晚上睡不好觉。 这个现象,我敢说,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你随便问问就知道,有很多人,到了下午就犯困。不睡的话,就头痛、头晕、头胀、恶心,根本无法支持。有些人管这叫“食困”,觉得和食物进入体内,气血集中在胃部,导致头面供血不足所致。但是你想想,大家中午都吃饭了,为啥你的脑袋如此难受,别人却不这样呢?问题,还是出在你自己身上啊。 这个时候怎么办?我觉得,就是健脾除湿、清利头目。董师的配伍,是科学的。
这里头,陈皮、苍术、藿香、佩兰是健脾行气、芳香化湿的。川芎、蔓荆子、白芷、薄荷,这是祛风止痛、清利头目的。在此基础上,睡不好的,可以加合欢皮。恶心严重的,加半夏或竹茹。嗳气严重的,加旋覆花、代赭石。伴随腹泻、大便不成形的,可以加薏苡仁、茯苓等等。 所以我说,这样的经验,是值得学习和推敲的。 当然了,我把这个写出来,不是给你开方子,也不是鼓励你直接去买药来熬。我的目的,是让你懂其中的道理。如果你想尝试的话,必须经中医师辩证指导。 最后,我再说一句话——很多时候,下午犯困,伴随头痛、恶心、头胀,请不要考虑只是饭后的暂时情况,而是要考虑脾虚湿阻、胃阳不升。这是胃病,是脾虚的写照啊!你把这个道理弄懂了,我这篇文章就没白写啊。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文君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gx/8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神马专车享受豪车只需一盘小龙虾的价钱
- 下一篇文章: 20世纪80年代的中医杂志中有关胡希恕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