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心法辨析
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前一篇说及了病机的重要性:“诊断上的辨证识机,治疗上的以机定治,病机是连接诊断与临床操作的关键”。除了病机,传统医学里是有病的概念的,《伤寒论》的六经病、《金匮要略》的杂病,都是以“病”为主线,“辨病论治”是“审机论治”的纲领,其重要性之后再撰文详述。这里先举《金匮》“带下病”为例,看看在辨病论治纲领下的审机论治是怎么具体操作的。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 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 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 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 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三十六病”,指十二瘕、九痛、七害、五伤、三痼。 十二瘕:指所下之物,一如膏,二如青血,三如紫汁,四如赤皮,五如脓痂,六如豆汁,七如葵羹,八如凝血,九如清血,血似水,十如米汁,十一如月浣,十二者经度不应期也。 九痛:即一阴中痛伤,二阴中淋痛,三小便即痛,四寒冷痛,五月水来腹痛,六气满并痛,七汁出,阴中如虫啮痛,八胁下分痛,九腰痛。 七害:即一害食,二害气,三害冷,四害劳,五害房,六害妊,七害睡。 五伤:即一穷孔痛,二中寒热痛,三小腹急劳痛,四脏不仁,五子门不正,引背痛。 三痼:即一月水闭塞不通,二绝产乳,三羸瘦不生肌肤。」 “三十六病”的诊疗,“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必须“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也就是说同一个病(带下病)可以有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三十六),并且具体到个体,会有差异很大的脉象表现「也正是病机不同」,必须根据脉的阴阳差异、虚实紧弦,判断病机,然而以机定治,定制针法或方药,才能“治危得安”,临床取效。 1“带下病”小系统病机说及病机,带下病本身是一个小系统概念(所谓带下,原指腰带以下,借指妇科疾病),核心机制在“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但核心之外,也有着上下内外的气机变局,寒热性质的差异: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不同的病机,处置方案大有差异。《金匮》中例举有相对应的不同治法。 a、在上呕吐涎沫。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小青龙治涎沫,泻心汤治痞,看起来是对症处理,但窃以为小青龙治涎沫有着更深的指向(泻心汤治痞是对症处置,救误)。 b、在中下血暮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下利”《金鉴》认为是“下血”,从之。即指瘀血所引起的崩漏证治。脾主信,月信不节与中焦相关。或见脾脉。 肉桂白芍生姜炙甘草+吴茱萸、川芎、当归、半夏+人参、阿胶、丹皮、麦冬 c、在下 1、经水不利,少腹满痛。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土瓜根芍药肉桂地鳖虫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水蛭恾虫桃仁大黄 2、半产漏下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旋覆花葱新绛 3、陷经漏下黑不解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 4、水血俱结血室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大黄甘遂阿胶 5、干血凝闭湿热 “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矾石杏仁(栓剂) 2“带下病”小系统标准处置方案 除却带下病自身小系统病机上中下三焦变化之外,“辨病论治”是有标准处置方案的,如果是常规病变,可以按照标准处置方案实施,有变局是用审机论治,是可谓“知常达变”: 1、当归芍药散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川芎半斤 白术四两泽泻半斤 2、小建中汤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肉桂90炙甘草60大枣12枚芍药 生姜90胶饴1公升 3、肾气丸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3“带下病”小系统受大系统影响的处置 “带下病”除了自身的上中下三焦病变的病机运转,还会受更大系统的影响(带下病有自身规律的小系统,小系统受大系统影响),比如受外感影响: 1、小柴胡汤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2、刺期门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 4“带下病”小系统对其他小系统的影响的处置 1、梅核气带下病影响脏器 半夏厚朴汤 “妇人咽中如有炙癵,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1公升厚朴90茯苓生姜紫苏叶60 湿痰本方+软坚降气、化湿疏导之品「射干、板蓝根、柴胡、生蒲黄、瓦楞子」 热痰,逍遥散+蠲饮六神汤(石菖蒲、胆星、旋覆花、茯苓、橘红、半夏曲)+天竺黄、射干、五灵脂 2、脏躁 “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有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甘草90小麦1公升大枣10枚 单纯用此方,效果不显,+生地、麦冬(宁心养阴)、白芍(敛肝)、枸杞(滋肾)、鸡内金(健脾)、全蝎、蜈蚣(舒筋活络)、滁菊、钩藤(镇静制癔)。 综上,辨病论治是中医的灵魂,相比较而言,审机论治只是操作层面的核心。关于辨病论治(传统的“病”的概念),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可参考,更多内容,之后会慢慢写到。 ------------------------------------------ “季子说”述及的传统医学,是季子视野里的传统医学! ------------------------------------------ 季子,男,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医院,于年6月起辞职探索自由执业之路,年11月,上海季建刚中医诊所获批成立!从求学起到现在,在中医路上行走第20个年头,一路坎坷,好在命运垂青,跌跌撞撞中误闯传统医学内室,见证中医理论的精妙,并能用疗效以确信。近年逐渐接受轮回思想,向死而生,勉力前行!鉴于传统医学在目前语境下式微之态以及自身话语混乱,发愿年起开始阐释中医经典并普及中医知识。擅长古针灸法:适用急慢性疼痛及促进系统康复。擅长整体疗法(手法):适用脊柱及四肢关节疾病(颈椎病、腰突症、膝关节炎等)以及脊柱相关性内科病症(眩晕、胸闷、咳嗽、痛经等)擅长经方医学:适用外感、内伤、妇儿。 所不擅长的领域:心脑血管疾病、肿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fuhuaa.com/xfhgx/8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金匮要略原文背诵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