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摄于湖南长沙)

本品为山茶科植物茶的嫩叶或嫩芽。始载于《唐本草》,“茶”通“荼(tú)”,有“苦”之意,药用其叶,故名“茶叶”。4~6月采春茶及夏茶,加工入药。

NO.1前人经验

1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细茶)苦甘微寒,泻热清神,善消油腻,为清利头目专药。空腹忌之。茶子:捣汁,洗衣去腻。”

2

清?《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解渴。不渴者勿饮。以春采色青,炒焙得法,收藏不泄气者良。色红者,已经蒸庵,失其清涤之性,不能解渴,易成停饮也。普洱产者,味重力峻,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干霍乱、痢疾等证,初起饮之辙愈。”

茶(摄于湖南长沙)

NO.2.1功效主治

茶叶,苦、甘,凉。归心、肝、脾、胃、肺、肾经。主要功效有:清头目,除烦渴,消食积,化痰浊,解热毒。

1

清头目:本品苦凉,入心肝经,可清头目,适于火热风邪上扰之头痛、目昏、目赤、嗜睡等病证,如“川芎茶调散”。

2

除烦渴:本品甘凉,入肺胃经,可除烦渴,适于阴虚内热之心烦、口渴等病证。

3

消食积:本品入脾胃经,既可消食积,又可除烦热,适于脾失健运之食积腹胀、口气秽浊等病证。

4

化痰浊:本品入脾肺经,可化痰浊,适于痰浊内阻之咳喘咯痰、癫痫等病证。

5

解热毒:本品苦凉,还可解热毒,适于热毒壅滞之咽喉肿痛、疮疡痈肿、水火烫伤等病证。

用法:3~10g煎服,或入丸、散,沸泡。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茶(摄于山东青岛)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茶叶中化学成分多达余种,如黄酮醇、黄酮甙、多酚、矿物质、氨基酸及多糖类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茶多酚,茶叶具有高效的抗癌、抗衰老、抗辐射、抗氧化、清除人体自由基、降血糖和血脂等一系列药理功能。

茶(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NO.3参考资料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清]王孟英撰.王孟英医学全书[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3.

冯彬彬.茶叶提取物的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D].西南大学,.

音频:石若冰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







































治癜风好方法
治癜风一般多久能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gx/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