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咳嗽序贯治疗的方案

近期临床发现,一部分病人咳嗽的诊治,具有一定规律性。发病之初或失治、误治后,这类咳嗽的六经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而太阴病不明显。其太阳病可见鼻塞、流涕、发热、恶寒、有汗或无汗,一般无高热、身体痛、关节痛等表现。其阳明病可见黄白涕或白浓涕、黄白痰或白粘痰、口干渴、烦躁、脉数等症,一般无便秘、舌红、舌面干燥、舌苔黄等表现。此时可予麻杏石甘汤合排脓散(或再加白芷、辛夷,或再加鱼腥草)治疗。

经过解表清热、祛痰止咳治疗,阳明里热解除,太阳表证减轻,太阴痰湿凸显,此时应当温化痰饮,兼以解表处理,可予半夏厚朴汤合排脓散。通过前述治疗,机体痰湿进一步减少,咳嗽等症状改善。因脾主运化,是生痰之源,此阶段应上下游并治,侧重于源头治理,具体讲是要健脾祛湿,兼以化痰降逆治疗,可予资生汤合半夏厚朴汤化裁。

2咳嗽序贯治疗的应用举隅

周某,女,32岁,-09-16初诊。主诉:发热、咳嗽半月。患者半个月前突发发热、咳嗽,在社区卫生机构输液治疗3天,病情无缓解,医院,行肺部CT检查,诊断为左肺下叶感染,经抗感染等治疗10天,发热消退、咳嗽好转后出院,出院后口服盐酸莫西沙星、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昨日患者又感发热、恶寒,未自测体温,未退热治疗,今来就诊。刻诊:自觉发热,恶寒,汗出,口干,饮水多,咳嗽,有白痰,无气喘、胸闷、胸痛、心悸、鼻塞、流涕、口苦、咽干等症,纳可,二便调。

查体:T36.7℃,神清,精神尚可,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舌淡,苔白腻,脉紧细略滑。

分析:患者发热,恶寒,汗出,口干,咳嗽,辨为外邪里热之麻杏石甘汤证。

处方:麻杏石甘汤合排脓散加味。

生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30g,生甘草6g,白芍20g,枳实12g,桔梗10g,旋覆花6g,鱼腥草20g,颗粒剂3剂,每日1剂,开水冲分2次温服。

-09-20二诊:其无发热、恶寒、口干,仍咳嗽,有痰,咽部不适。舌淡,苔白,脉细。

处方:半夏厚朴汤合排脓散。

法半夏12g,厚朴12g,茯苓20g,苏子10g,生姜9g,白芍20g,桔梗10g,枳实12g,旋覆花12g,颗粒剂5剂。

-09-25三诊:其咳嗽减轻,有少许痰。舌淡,苔白,脉细。

处方:排脓散加味。

白芍10g,桔梗10g,枳实12g,薏苡仁20g,旋覆花12g,颗粒剂4剂。

-10-08四诊:其咽中有痰,无咳嗽,舌淡,苔白腻,脉细。

处方:资生汤合半夏厚朴汤化裁。

山药30g,炒白术12g,炒鸡内金10g,法半夏12g,茯苓10g,厚朴12g,苏子10g,生姜6g,颗粒剂5剂。

反馈:无特殊不适。

按语:三诊若予资生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疗效会更明显,亦能缩短病程。

丁红平

转发也是一种赞赏。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gx/5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