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中药以其广泛的来源、独特的医疗功效与文化内涵闻名于世。

关于中药的性能功效,世人发觉过这样的规律:

“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

“凡药轻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

——《本草备要·药性总义》

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蝉蜕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药物,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

而在此时,众花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奇者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是它的真实写照

中药——温化寒痰药

旋覆花

尔雅·名盗庚,近道皆有

本经·名金沸草

话说旋覆花

中药之中花类以其质轻,多具有轻扬、发散、清热等升发类的功效。

而独有旋覆一味异之。

旋覆花性味苦、辛、咸,微温。归肺、胃、大肠经。多用治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等症状。

得露水之精,清肺经之热

旋覆其名

花名旋覆者,花圆而覆下也。

草名金沸者,得水露之精,清肺金之热沸也。

又名盗庚者,开之时,盗窃庚金之气也。

旋覆其性

味咸,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

行凝涩而断血漏,涤瘀浊而下气逆

旋覆之奇在其沉降之特性,亦在其“品性”,常闻人称之

坚毅与无争

旋覆花“近道皆有”,随处可得。亦生于海拔-米的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河岸和田埂上。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等地。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旋覆花耐寒,耐盐碱,耐贫瘠,甚至是典型的沙地优势植物之一。外观娇美而身形坚定。毅力之姿骄然顽强。

旋覆花期7~10月,果期8~11月。不生于春,不争春之繁华艳丽,飘乎长于萧瑟之秋、严寒之冬,是为亭亭然高洁也。

中药旋覆花气微,味微苦

无关春辉,不争芬芳

无言为良药

为苍生

旋覆其效·古往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①《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②《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

③《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

④《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

⑤《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

⑥《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

⑦《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

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旋覆其效·今来

旋覆花为当前实验研究得到的能够对抗乙型肝炎的九味中草药之一(其余八味为半边莲、没食子、灯芯革、百荔草、莲须、紫苏、铁扫帚、桑子)

旋覆花属植物中的中药成分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真菌等多样的生物活性,现已引起广泛重视。

研究得到旋覆花为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药物之一

REC

文稿

李佳扬

排版

李佳扬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李佳扬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中科公益抗白
治疗白癜风小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nyeyou.com/xfhgx/5134.html